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实务社群”概念创始人谈实务社群

已有 3812 次阅读 2014-12-16 06:41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实务社群”概念创始人谈实务社群

武夷山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季刊2014年第3期发表了英国爱丁堡大学Omid Omidvar和曼彻斯特大学Roman Kislov对实务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领域和社会学习理论的著名学者Etienne Wenger-Trayner教授的采访。采访记的题目是,The Evolu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Approach: Toward Knowlegeability in a Landscape of Practice----An Interview with Etienne Wenger-Trayner.

Etienne Wenger-Trayner从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在美国加大欧文分校获得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84)和人工智能博士学位(1990)。有意思的是,他能够提出实务社群概念,并非凭借其计算机领域的知识,而是得益于与人类学家的交往,因为他早就认识到,计算机解释不了意义,而人类学模型的核心便是意义构建。还应指出,他攻读计算机相关学位之前,当过法语教师,所以他一直对计算机在教育、学习领域的应用感兴趣。

我觉得这篇采访记特别好,但限于时间,只能摘译其中很少的内容。以下都是Etienne Wenger-Trayner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实务社群概念所具有的功能,有点像生物学中的细胞。细胞是具有全部生命要素的最小的结构,实务社群是具有某一视角的全部要素的最小社会结构――该视角指的是学习过程中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作用,以及人与社会结构的相互构成。

在我们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认为实务社区的概念是既定的,不需论证的,将学习过程看成融入社群的过程。

第二阶段,在我1998年的著作Community of PracticeLearningMeaningand Identity(实务社群:学习、意义与认同)中,我进行了某种“图形-背景转换”:我们认为学习是既定的,不需论证的,但“如果人们一道学习,结果就形成实务社群”。

第三阶段,反映在我和妻子合编的书中,此书即将出版(注)。此时,我们不仅关注某一实务社群和其中的成员,更要关注多重社群和社群体系,关注实务景观,关注认同是如何跨越不同实务而形成的(而不仅仅是在实务社群内部形成认同)。

我们在此书中提出knowledgeability(知晓力)的概念,与competence(胜任力)相对。胜任力说的是一个人与某一实务的关系,指晓力说的是一个人与实务景观的关系。在某些学科,知识广博(知晓力强)就是一种胜任力。比如你是人类学家,你并非另一文化的成员却对那个文化很了解很熟悉,那便是你的胜任力。另一方面,我在1998年的书中提到的某些教授很能干(胜任力强),但却不是见多识广,他们很善于做好自己被要求做的那个局部的事,但对自己所属的实务在整个景观中处于什么位置所知甚少。因此,他们为广义系统的学习能力做贡献的能力很弱。重要的是要维持胜任力与知晓力之间的平衡。

胜任与否,是靠特定社群来认证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社群来确定你的知晓力。

迄今为止,我提出的“认同”概念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知识管理领域尚未怎么采用我在认同方面的研究成果。认同就意味着问责,而问责就意味着对相互作用的需求。

实务社区的本质是社会学习能力。

 

注:此已于20147月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书名为Learning in Landscapes of Practice: Boundaries, identity, and knowledgeability in practice-based learning(实务景观中的学习:边界、认同和基于实务的学习中的知晓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851351.html

上一篇:[转载]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项目名单(20项)
下一篇:[转载]坐部队的堂 号官兵的脉——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为军服务纪实
收藏 IP: 106.120.60.*| 热度|

6 钟炳 李泳 魏瑞斌 赵凤光 邱嘉文 谢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