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从我与吕乃基博主的首次“相遇”说起

已有 3271 次阅读 2014-3-31 06:3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从我与吕乃基博主的首次“相遇”说起

武夷山

 

1984年,我尚未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的时候,已经在我们中国科技情报所国外情报研究部工作的张海宁(后来定居美国)赴厦门出席了《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的“科学社会史学术讨论会”,并带回了会议资料。我将会议资料借过来如饥似渴地阅读,并作了笔记。

该会议资料中,有吕乃基博主的一篇论文,署名单位为“南京工学院自然辩证法教研室”,论文题目是《19世纪英法德社会状况对科技的影响》。这应该算是我与吕老师的首次“相遇”。实际真身相遇则发生于29年后的2013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74001.html)。

 

在这一会议上发言的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

----河北涿县石油物探学校的王德禄,即现在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创办人。

----中科院政研室的姚蜀平,她有两篇论文,一是“华裔美籍物理学家对近代物理的贡献及其社会含义”,一是“从华裔美籍物理学家的成功之路看不同文化价值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她在80年代有多篇论文都极具震撼力。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的宋正海,后来热衷于主持“天地生人讲座”。

----上海科技大学的樊松林,他也是科技情报领域的高产作者。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的阎康年,我收藏有他的著作。

----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李伯聪,我在“老百姓也需要器知识”一文中提到他(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307862)。

----樊洪业先生。最初知道樊老师的名字是因为他与金观涛、刘青峰夫妇合写文章。

----桂林医专马列教研室的元文玮,我的藏书中包括他1982年写的《医学辩证法》(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667212)。

----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室的郑也夫,现在大名鼎鼎。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克艰,我有一篇博文是阅读他的文章后的心得(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36806.html)。

----李醒民先生,后来他做了主办此会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的主编。

 

参加这次会议的王德禄多年后对参加同一会议的姚蜀平进行过访谈,见http://gei-wangdelu.blog.sohu.com/163025213.html。有意思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780614.html

上一篇:Thomas Cole的组画:生命航程
下一篇:自然指数排行面面观
收藏 IP: 1.202.79.*| 热度|

22 钟炳 尤明庆 李健 曹聪 刘旭霞 李伟钢 吕喆 李宁 文双春 陈楷翰 吉宗祥 俞立平 张能立 王荣林 罗帆 王号 廖晓琳 李超勇 强涛 yunmu shuxuewangzi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