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琐忆史铁生[图]

已有 3348 次阅读 2013-1-6 08:19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史铁生, 日报 |文章来源:转载

琐忆史铁生[图]
文·姚永正
科技日报 2013-01-05

 

史铁生写道,他“主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看后我笑了。我年轻时当过专业运动员,与史铁生在一起时大都聊体育。一次铁生问我,你在专业队时怎么训练?我跟他说从早练到晚,加上牛奶、鸡鸭鱼肉、主食随便吃的运动灶,就是专业体育。他听后说,业余的是打不过专业的。我介绍专业队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就是整天大运动量进行技术、体能训练,每天只有很少时间可自己支配。他扶着眼镜,思考一下,自嘲地说:“看来,我的专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其实,史铁生这句话是来自谈论体育,他对照自己生存状况有感而发,他第一次讲这句话,可能是对我说的。

1988年,我所在的《挚友》杂志举办北京市残疾人征文比赛,我第一次见到史铁生。可能他知道我以前当过专业运动员,与我谈起了体育。过后我才知道,他从小到大都喜爱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项目,几乎各个项目都喜爱,田径、球类不但喜欢还是内行。铁生对“文革”前田径全国纪录,大部分能倒背如流。

田径项目中,史铁生最为关注的是男子100米,因此八九十年代美国短跑明星刘易斯得到他青睐。在他卧室西墙上挂着一幅刘易斯起跑照片,照片中刘易斯启动,抬头,摆臂,眼睛注视前方,身体肌肉线条毕现,那真是力与美的结合。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其实还有比这好的,刘易斯途中跑也美,撞线姿势也漂亮。”

铁生多次跟我谈论人类百米速度极限问题。当时,他对男子百米成绩突破9秒90感到震惊、兴奋,谈到此,他几次手托眼镜,陷入沉思,然后说:“还能跑多快?”过了一些日子,铁生对我说:“男子百米成绩还能大幅度提高。”我表示怀疑,说:“还能提高一点,但大幅度提高不可能,除非器械革新,塑胶跑道再进步,弹性更好了,跑鞋创新。否则没戏。”

铁生说:“你想,刘易斯为何跑得快?身高1米88,爆发力强,先天加上起跑技术、中途跑撞线技术,天下第一。如果再出现一个先天比刘易斯更好的,比如身高1米9几,步幅比刘易斯大,其他条件与刘易斯一样,肯定还能快。”

我说:“刘易斯的身高是百米极限身高,再高大,他频率就慢了。”

对此铁生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频频摇头。

这个预言,在10年后北京奥运会上,由身高1米96的牙买加名将博尔特验证了。

铁生经常对我说,下辈子咱俩进行十项全能比赛,看谁得分高。我说,咱俩重点在100米、200米、跳远的争夺上,他表示同意。

那天在他家聊天,铁生夫人陈希米在我们俩旁说句什么,引得我和铁生笑起来,铁生指着希米说:“咱可比不上陈希米,人家是学数学的,大学毕业,我是初中毕业。”

我打断铁生的话:“铁生,你把自己学历说高了。”

铁生诧异地问:“初中学历我还说高了?”

我说:“你是1967年初中毕业,但你少学了一年多,‘文革’1966年6月就停课了,直到你们去插队。再说,你可能没初中毕业证书。”

铁生听后手扶眼镜,想了一下,说:“我们还真没有毕业证。”10年后铁生才拿到初中毕业证书。

我说:“你只能算初中肄业。”

铁生对肄业很认可,一再点头重复:初中肄业。

那时我老想写一部体育题材的长篇小说,跟铁生说了。他听了郑重地对我说:“姚永正,你能不能不为发表,好好写一部?”然后他跟我谈起川端康成写过反映围棋的中篇小说《名人》。他说,体育题材的小说,人家表面上是写围棋,但其实是写出人生和人性以及人的灵魂。那样才算成功。我面露难色,铁生又微笑着缓和地说:“你当个编辑记者,身体又好还打球好,还能写点东西,如我是这样,我也可能跟你一样,挺知足了。”我清楚,铁生即便身体没毛病,他也会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的,他这样说,只为了拉近与我距离,平易近人。

北京作协后来颁发终身文学成就奖,授给林斤澜、史铁生。仪式结束,大家吃自助餐。看铁生快吃完了,我走到他身旁握手寒暄。我自从搬家后,有一两年没见他们夫妇了。陈希米说:“呦,姚永正老了,不帅了。”我看着铁生对陈希米说:“铁生脸上皱纹比我少,他黑。”铁生对我说:“你白,脸皮薄,我黑,脸皮厚。皮厚不易长皱纹。”铁生盯着我穿的花格西装,我知道他喜欢我的西装图案。许多次我到他家,他看我穿不同花格西装,他都要我脱下,他穿上试试。铁生穿上,比我漂亮,因为他肩宽,穿西服显得很帅。他要穿几分钟,才脱下。其实,铁生很爱美,他喜欢西装、毛衣。我夫人几次说,铁生喜欢,你就送给他呗。我说,他不会要的,我了解他。铁生穿的毛衣大都样式跟我差不多,西服他穿得少,可能他肩宽,穿上西服活动起来不方便。

自从我搬家,尤其铁生做透析后,我去他家次数少多了。有时去,铁生没做透析时,难受,刚做后,浑身没劲,嘴里没味。我去他家,铁生嘴里含一块糖。他一见我,话就多,说到兴奋时,就抽几口烟,再掐了,一支烟他要抽三四次,以减少烟量。我跟他聊天,他要吸一支多烟,有时陈希米进屋发现,就要我们控制。铁生不好意思地朝我微笑,说,你抽。

记得最后一次聊天,我说起现在一些项目运动队大都请外国体能训练师,原来我们专业队身体训练手段大部分不科学。铁生感到新鲜,听得很专注,不断点头,还让我给他做几个动作。

铁生出的所有书都送给过我,但最后一本长篇《我的丁一之旅》我没有。一直想找个时间去他家,就便要那本书。然而现在就没机会了,即便陈希米送给我一本,那也没史铁生亲笔书写的赠言和签名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650022.html

上一篇:文献计量学家的引用习惯异于其他学者吗?
下一篇:[转载]科幻“教主”刘慈欣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2 贡金涛 韦玉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