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学计量学研究结果的解释 精选

已有 5247 次阅读 2010-8-2 06:45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计量学研究结果的解释

武夷山

 

日前,王芳博主发表了“也谈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004),我来呼应一下,谈一个与此相关的话题。

 

科学计量学(按照西方国家学界的分类,科学计量学是情报学的一部分)研究可以得出很有意思的数据分析结果,但是,对结果的解释总是需要慎之又慎,不可想当然。举一个例子。

William Wellesley HoodConcepcion Shimizu WilsonJASIST杂志2005年第9期发表一篇论文,题目是The relationship of records in multiple databases to their usage or citation(多个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同其使用量和被引量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很多数据库都收录的论文确实比少数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获得更多的引用。

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有人也许觉得,很多数据库都收录的期刊及其论文,就能被较多的人检索到,从而被阅读。一般的说,文章被阅读后才可能被引用(除非采取转抄别人参考文献的不当做法,否则只能是先读后引)。

但我们也可以认为:质量较高的刊物,才会被较多的数据库所收录。因此,被较多数据库收录的文章获得较多引用,其实说明的是:高质量期刊上的论文被较多引用,而与这些论文是否被某些数据库所收录并无直接关系。

至于这两种解释哪一种比较正确,或是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就需要设计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方案去加以判断,说不定还需要辅以对论文作者的访谈。想当然地给出一个解释是比较危险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349260.html

上一篇:“有点儿无知”的益处
下一篇:一位英国学者对电影《侏罗纪公园》与科学之关系的解读
收藏 IP: .*| 热度|

16 赵星 孟津 孙学军 俞立平 钟炳 王晓光 孙庆丰 魏瑞斌 王启云 许文婕 马光文 李泳 许培扬 刘晓瑭 刘广明 郑永军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