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想读书,或不想读的故事

已有 3690 次阅读 2010-5-1 15:42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转自文学评论家李云雷的博客]

 现在的书越来越多,我也看不过来了
自己买的,朋友送的,还有应该去读的
堆得越来越多,简直成了一种压迫
如今好像读书的乐趣也越来越少
越来越是职业性的了
以前聊天时,戴老师曾经说过,她最喜欢文学、电影和音乐
她研究了文学和电影,无论如何也不研究音乐了
要为自己保留一点空间
我觉得她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七月,在离开杭州的最后一晚
我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於兴中教授聊天
(他是一位研究法学的著名学者)
谈起了童年读书的愉悦,也感叹现在的乐趣越来越少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读书是多么快乐
或许我们再也找不到那样的感觉了
其实想想也很奇怪,那么小,怎么会喜欢读书呢
别人怎样我不知道,我想我是从小就爱听故事
满足不了,才慢慢开始自己读书的
我依然记得,夏天的晚上乘凉时,听大人们讲鬼故事
吓得我心砰砰跳,一个人都不敢回家了
但还是竖起耳朵,不停地追问后来的结果
然后是看连环画,那时上小学,认了几个字
连环画字也不多,我们边看边猜,意思也能懂个差不多
那时候谁要有几本连环画,在学校里可神气了
我们前街有一个姓王的同学,他的连环画最多
好像有满满一箱子,但他轻易不给别人看
要看,就得拿别的连环画跟他换
所以他看得最多,让人羡慕死了
为了看连环画,我还跟一个女同学去了她的家
那时男女生之间几乎都不说话
跟她一起走路,去她家,同学之间会议论的
我也不怕,可见连环画的诱惑有多么大
以后呢,就是开始看书了
我家南边有一个围起来的空地,种满了杨树
还有一棵老枣树,还有两三座旧坟
我经常爬过墙,坐在坟上,或在树荫下
或者爬上那棵老枣树,去看书
我在那里看了合订本的《故事会》和《大千世界》
书都是破破烂烂的,不知从哪里来的,我却念得很快乐
刚开始是真正的“念”,还要读出声的,好像念出来才能懂得
有很多字不认识,就跳过去,或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
“吝啬”这个词,就是那时候读到的
不知为什么,那时我总在心里把它念做“墙克”
或许是“墙”和“克”两个字学过了,又跟它们长得比较像
可是为什么又要把顺序反过来呢,我也不知道了
那时我还经常去放羊
赶着一群白色的羊,到河堤上,草地上
让它们在那里静静地吃草,我就在边上看书
那时看的有一本《地理手册》,知道了珠穆朗玛峰有多高
知道了我国的四大盆地、四大高原是什么
还看“思想道德”教参里的小故事
这书是从我当小学老师的嫂子那里搜罗来的
跟我一起放羊的孩子,也有爱看书的,看完了就换着看
当然也不光是看书,还是玩的时候多
游泳,爬树,偷了玉米、花生和红薯烧着吃
我还在那里学会了下跳棋和军棋,有一段时间很痴迷
还是说看书吧,有一次我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本“白话聊斋”
那个晚上,我的爹娘都到东屋看电视去了
我在外地的哥哥也回来了,他们说笑得很热闹
我一个人在堂屋的东厢房看这本没有了封皮的书
看了第一个故事,是偷桃的故事
一个卖桃的很吝啬(读作“墙克”,呵呵),不肯施舍
结果一个老头把一个桃核种在地上,眼看着一棵桃树长大,开花,结果
老头把桃分给了大伙,卖桃的也跟着看
后来才发现分的那些桃子都是他的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人蹬着梯子爬上了天
还有一个小孩装死什么的
这些故事都很有意思,很神奇,很有魅力
然后我就看到了“画皮”,看到了一个女的去挖人的心
这个故事吓坏了我,我惊恐地大声哭了出来
在东屋的我的爹娘和哥哥,以为发生了什么
急忙跑过来看我,安慰我
看到原来是一本书闹的,他们也觉得没有什么
后来这还成了一个话柄,好长时间他们都拿这个笑话我
可直到现在,我看聊斋还是心有余悸的
那时要找到一本书,可不是那么容易
找不到别的,就那几本翻来覆去地看,都快翻烂了
我到亲戚家去,总是到处寻摸,那时乡间的书也不多
我所能找到的,不是老头卷烟剩下的,就是妇女夹鞋样子的
几乎都是没头没尾的,又很破
就这样,我看了《水浒》和《济公全传》的一部分
《三国》的后半部,《射雕》的第四部
我还跟一个同学跑很远去了他家
借了一本《七侠五义》,现在我还记得他的名字
我三姐的丈夫是一位小学教师,他家里有不少书,我最爱去他们家里玩
我在这里看到了《复活》、《牛虻》和一个英国人写的《啼笑皆非》
《唐诗三百首》和《(资治)通鉴故事100则》
还看到了王莹的一部小说《宝姑》
《四世同堂》的第三部(好像是《老舍文集》第十六卷)
看《四世同堂》时的一天,家里没有人,还下着雨
我一个人躲在自己小屋的床上
偷拿了我娘珍藏的几个苹果,边看边吃
不知不觉把苹果都吃完了
心里很是忐忑
可我娘好像忘了那些苹果,意外地没有骂我
这让我记忆很深刻
我还不知从哪儿弄到了“作家童年”丛书中的两本
是沙汀和艾芜写的,艾芜写到了他祖母讲的两个童话,让我觉得很神奇
可是多年之后再读,不是这两个童话,而是艾芜的经历
让我更感兴趣,我想童年时的接受心理,真是很有趣
或许是我后来学文学,所能想起的,多是跟文学有关的
其实那时的兴趣要广得多,数学的,物理的,农业技术,自然常识
能找到的,读起来都是囫囵吞枣的
我还记得一本书,是讲快速四则运算和其他技巧的
写得很有趣,我读得很是入迷
初中以后,我到了县城,在那里借书的范围更广了
还可以到书摊上去租书
在学校,我的课外书不止一次被没收过
还有女同学主动借书给我
而直到上了大学,我才不再为读书感到饥渴
到现在,却又为书太多感到烦恼了
我想这是“专业”与社会分工造成的结果
我的书太多,却有那么多人想读而读不到的
就像现在的乡村,像童年的我
如果能平衡一下就好了
而且书读得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请师友们不要批评我:还不够多)
现在我感觉自己就像世界的一个旁观者
好像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生活”
我想这样的状态是不对的,似乎应该打破
还是要去体验现实的冰冷或火热
就像浮士德,应该从他的书斋走出来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靡菲斯特的诱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318509.html

上一篇:寓言:牧师的智慧
下一篇:文化对创新的影响
收藏 IP: .*| 热度|

3 卫军英 许文婕 罗广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