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博文细分类:可持续发展2
2025-8-21 06:28
阅读:1022

博文细分类:可持续发展2

武夷山

 

4. 快与省——永远的矛盾(200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787.html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能源分析专家Daniel T. Spreng和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Alvin M. Weinberg在二十多年前发表的《时间与分散化》一文(Time and Decentralization)中指出,西方人把时间看得比能量要重。为了省时间,就愿意多耗费能量。例如,乘飞机代替乘火车。

确实是这样。节省时间,一是靠空间来换(并行计算的本质是“空换时”),一是靠能量来换。

时间与能量之间的矛盾与热力学不可逆过程有关。一般说,任何涉及热流的过程,温度梯度越陡,热转换利用的生产率越高。但梯度越陡,该过程越不可逆,换句话说 ,该过程要耗用更多的能。英语中有个成语,Haste makes waste。中文一般把它译成我们的成语:欲速则不达。这个翻译不太准确。其实它的本义是:快就要造成浪费。原来这句成语还有科学依据呢。

能源的生产供应无非集中与分散两种方式。由可贮存燃料(煤、石油、铀、生物量等)来供能的系统是非随机系统,采用集中管理方式。由风、阳光、波浪这些具有间歇性的、不好贮存的东西来供能的系统是随机系统,一般采取分散管理方式。为了克服间歇性,就要把随机过程转变为非随机过程,就要向集中化转变。这样,整个人类才能更自如地分配和支配自己的时间。

我们知道,目前这种集中化供能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散化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则是比较可持续的。舒马赫主张“小的是美好的”,道理就在这里。但是,人们想在一辈子里做几辈子的事、进行更丰富的体验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是人的天性,也就是,人们总想快!快!快!!!所以,上述两位作者说:只要我们想过美好的生活,集中与分散之争注定要继续下去。这二者之间任何时候所作的妥协都必然只是暂时的。

我最近不时地回顾二十年前的老文献,并不断感慨道:今人的认识水平一点都没有进步,甚至不如从前。

 

5. 既讲故事,又讲道理——评 《收获之神——生物技术、财富和食物的未来》(200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861.html

我特别赏识作者的一个观点:要注意农业的特殊性。曾经有一个企业家试图动员大金融家乔治. 索罗斯向农业生物技术投资。索罗斯说,“我不会给你钱。有两个原因。我不喜欢一年只能销售一次产品的生意。而且我也不喜欢全部努力可能被坏天气毁于一旦的生意”(385页)。作者还说,“同大多数人类活动相比,农业对谦虚、忍耐这样的旧道德的需求更甚。你在展望新技术的潜力时需要谦虚,期待公众的接受和财务回报时更需要耐心”(386页)。我想,我们在力图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时,不妨想一想,在拥有发达农业的美国,有识之士都在强调谦虚和忍耐。有些人把中国农民身上的几乎所有东西都指斥为落后的,是不是合适?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可持续发展1,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92404.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851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