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细分类:科学计量学3
武夷山
7. 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科研绩效量化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396.html
微观层次评价指的是对研究人员个人和期刊的评价。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最多。最突出的问题,是某些大学的人事处或科研处指定某一数据源作为标准,凡大学教师发表在这些数据源所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才有资格作为申请职称或评奖的依据。这样做的毛病是,用一刀切的标准去对待所在学科特点各异的大量不同的个体。可以说,无论采用什么数据源作为标准,这种做法都不合适。更何况,某些标准的选用问题更多。例如,一些大学采用XX大学图书馆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作为标准,未被该书列为核心期刊的,在其上发表了论文也不作数。其实,这本书的主要用途是参考工具书,例如,图书馆选购期刊时就应当参考。编辑者也一再强调,向社会提供一种“参考工具书”,是其研究并筛选核心期刊的初衷。正因为如此,它既包含学术类期刊,也包含普及类期刊,甚至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这样的刊物。如果将其用作微观层次的评价工具,则该书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采用的是传统学科分类,因此,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期刊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例如,由于没有设“管理科学”大类,而是将其划入G3类,即科学、科学研究类,因此,管理科学类期刊入选此书者就相对较少。又如,像《医学与哲学》这种期刊显然进不了医学类和哲学类的核心期刊。诸如这样的跨学科优秀期刊为数还不少。显然,对于我国越来越多的有志于跨学科研究和新兴学科研究的人员,在这种评估中将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果能采取一种弥补的措施,效果将会更好。
8. 中日学人座谈科技规划与科技发展(20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533.html
总括而言,中国科技期刊正在不断发展。中国的论文数量以及质量都在上升。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论文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还要作出更大的努力。美国有7-11连锁便利店。这次,我用了7分钟时间说明了11张图。美国的7-11连锁便利店是非常方便的店铺。所以我也用7-11,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谢谢大家。(博主今注:2005年,日本企业完成了对7-11的全资收购,但我不知道,仍以为7-11是美国品牌。)
9. 中国SCI论文现状:不可自满,可以自豪(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149.html
2007年11月15日,我代表本所发布了200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除了发布统计结果外,我对我国2006年发表了7.1万篇SCI论文这一现状发表了8个字的看法:不可自满,可以自豪。
不可自满,是因为日本早在1996年就发表了7.1万篇SCI论文,静态地看,我们比日本仍有10年的差距。
可以自豪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是在经济实力远没有日本强的情况下产出了那么多论文。1996年,日本的GDP为5万亿美元以上,人均GDP为4万美元,研发经费占GDP的2.8%; 2006年, 我国的GDP不到2.7万亿美元,人均GDP为2000美元,2005年时研发经费占GDP只有1.34%。第二,我们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汤姆逊科技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03-2007五年累计数据与1997-2001五年累计数据相比,日本SCI论文数增长了6.4%, 中国增长了170.6%; 日本论文被引次数增长了32%, 中国增长了390%; 日本每篇论文平均被引次数增加了0.83次, 中国增加了1.17次。
因此说,在看清我们科技界存在诸多问题的同时,不要忽视已经取得的成就,不能妄自菲薄。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科学计量学2,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0230.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662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