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son Webster谈梦境与废弃物
武夷山
2025年7月18日出版的美国文学季刊The Paris Review(巴黎评论)发表心理分析师Jamieson Webster女士的散文 For a Little Fresh Air …(来一点新鲜空气)。请DS翻译了此文头三段话,我修改。译文如下:
在梦中,有人对我说:“你已被弃如敝履(You have been left in the dust)”。 这句话本意是“被甩在后面,输给别人”,但我却从字面上理解——我浑身蒙尘,被遗弃在那里。尘埃已渗入我的肺腑。我还对尘螨过敏。同时我也记得《圣经》里与之呼应的一句话:“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又一个人倒下了。
哲学家米歇尔·塞尔(博主注:法国哲学家,1930-2019)在著作中写道:“让我提醒你,‘污染'(pollution)一词具有宗教与医学的双重含义——最初指用排泄物玷污圣所,后也引申为自渎时精液弄脏床单。” 近来我在倾听病患倾诉时,总在思考梦境与废弃物的关联。我们究竟将自身的哪些东西遗弃了?拉康(博主注:指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1901-1981)晚年越发着迷于“表现自己的意愿”所排泄出的渣滓或废弃物。人类过度的精神活动在地球上刻下了“污渍”与“划痕”。这种思考似乎与塞尔的看法是一致的:日益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垃圾,百姓们日益加剧的敌意,都标志着被占用空间(appropriated space)的延伸,同时伴随着侵占主体——个人、家庭、国家——之数量的激增。要么,人类仍旧是用排泄物标记领地的动物,要么,人类已不满足于动物性的领地标记,还试图标记所有疆域——海洋、陆地、天空,乃至外太空。我有一个朋友嘲笑人们由于发现了火星上有水的痕迹就激动万分,她说:“地球上明明有这么多水呀!”
塞尔呼吁要实行普遍剥夺( universal dispossession),否则终结人类的战争必将爆发。没有人会自愿放弃对任何东西的拥有权。若想实现牺牲,必得有一种结构能引领我们走向牺牲。就弗洛伊德而言,他关注的是人的自我在白天时的向外扩张与夜间时在梦中的退缩。我想到有一些患者,他们对我说,做梦就是大脑清理垃圾的过程。这是不可能的。并非因为我笃信梦境,而是因为我们连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垃圾都还没招呢。更合理的解释:做梦是对夜间排放行为的反应。在梦境里普遍有堕落的趋向(博主:弗洛伊德有一篇文章, A universal tendency toward debasement in the sphere of love,本文作者化用了弗洛伊德的标题,将love改成了drea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493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