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博文细分类:科学杂谈2
2025-5-5 06:40
阅读:510

博文细分类:科学杂谈2

武夷山

 

3. 科学与杂技(2004)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245.html

尊重传统。杂技可能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讲继承传统的,它不断用新东西来改造翻新老节目,但依旧是老节目。科学也强调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现代派艺术可能把原先认为低俗的东西或禁忌的内容作为美学欣赏的对象,而科学和杂技都反对这种倾向,坚持价值准则的稳定性。可以说,科学与杂技是最不轻易改变范式的文化现象,其“顽固性”只有宗教可以相比。

 

4. 科学进步的影响因素(2005)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296.html

专利数主要与什么相关呢?笔者发现,根据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2004年推出的截至2002年各省市自治区市场化进程排序,处于前10名的省份是:广东、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北京、山东、天津、辽宁和河北。除了天津外,另外9个省市也进入了专利获得数的前10名。更加有意思的是,各省专利数与论文数之比排序靠前的三个省分别是广东、浙江和福建,与市场化进程排序完全一致。看来,较成熟的市场对科学技术进步,尤其是实用技术提出了强烈而切实的需求,推动了这些省份的科技活动。这些省份都比较注意科学产出(论文)和技术产出(专利)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单单重视论文。看来,结构变量和文化变量确实比生物变量更重要。

 

5. 结构与重构(2005)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717.html

更有一些学者在更高的层次上探讨结构。比如,学者王红旗先生在《宇宙的重构》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所谓智慧,就是一种结构物能够认识和理解另一种结构物。人类生存的实质就是用思维重构宇宙。他把结构“抬举”得非常之高,并说:“欣赏结构是人生的大享受,发现新的结构是人生的大幸福”。他认为, 对于一个有所作为的国家、团体或个人来说,大体有三种方式的作为:一是破而不立,即能够打破旧的社会结构或自然结构,但是却没有能力建立新的更好的社会结构或自然结构;二是先破后立,即彻底打碎旧世界,重新创造新世界;三是对旧世界进行新的重构,继承旧世界的合理因素,增加新世界的新鲜血液。他本人倾向于第三种方式。笔者也持这样的主张。

 

6. 歪打正着的偶然科学发现(200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995.html

到目前为止,Serendipity是个可望而不可求的东西,因为没法研究逼近它。可是,葡萄牙维索高等技术学校计算机系的何塞.康波斯不信这个邪。他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基于知识的系统和Serendipity”。他认为,尽管不能用编程方法来获得Serendipity,但是用计算机去搜索信息,以启发可能导致Serendipity的思路,则是完全可能的。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搜索网络信息的智能代理软件系统,感兴趣者可查看http://max.ipv.pt。

法国大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的矿藏并没有枯竭,仍在等待拥有Serendipity的科研人员去挖宝。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8450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