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苏青博主的新著《万千肖像动心扉——中国科学人物剪影》写的序
博主按:苏青博主的第四本诗文集《万千肖像动心扉——中国科学人物剪影》2025年1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下面是我为此书写的“序”。
序一
文采灿然 有趣感人
什么样的东西能流传开来,起初是无法预测的。
故事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张艺谋执导的作品中不算出名,但是,其插曲《菊花台》却脍炙人口;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鹊桥仙》大概看过的人不多,但是,其插曲《难诉相思》却常在我和很多同龄人的心头荡漾;《英雄联盟:双城之战》是改编自游戏作品的动画剧集,我既不会玩游戏也不看动画片,但我却熟悉这部作品的中文推广曲《孤勇者》,为什么呢?因为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都会唱这首歌,我听孩子们唱过很多遍。
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诗词流传千古。很多人只记住了他们是诗人词人,却忘了他们首先是政府官员。白居易以刑部尚书的身份退休,王安石做过宰相,苏轼做过礼部尚书。他们的事业并非做得不成功,但是,相较于事业,他们的诗词因为更能直击人心,所以能更长久地流传。
中国是诗的国度,各行各业的人都可写诗,诗词歌赋并非职业诗人的专属。
因此,我希望大家知道:苏步青院士不仅是数学家,也是很好的诗人。在他96岁时,群言出版社出版了《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共收入苏先生的近体诗444首,词60首。浙江大学蔡天新教授既是数学家,也是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本书作者苏青(哈哈,只比“苏步青”少一“步”)不仅在其岗位上也是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更是激情四射的诗歌爱好者和创作者。
我希望,苏步青、蔡天新和苏青的诗也能够获得广泛传播。
苏青到底是谁呢?像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人一样,他首先是一名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担任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编辑,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副主编,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协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等职。数十年来,无论处于什么岗位,无论是什么级别,他对近体诗和现代诗歌的热爱从未消减,他的诗词创作从未止步。这不,他的第四部诗文集《万千肖像动心扉》又要问世了。
他的第一部诗文集《岁月如歌话人生》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第二部诗文集《携诗远行畅情怀》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出版,第三部诗文集《青诗白话道真言》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这三本书,我都写过书评。我写这些书评,是因为真心实意地喜欢这些书,而不是虚情假意地为老朋友说点好话。现在,苏青要我为他的第四部诗文集写序,这对我真是一番挑战,因为我过去只为自己的学生和晚辈的著作写过序,从未为同辈的书写过序。为晚辈写序,多少还可以倚老卖老;为同辈写序,就没啥可卖的了。
苏青的第四部诗文集《万千肖像动心扉》一如过去三本书的风格,书名都是7个字,每篇文章的标题也是7个字。对苏青来说,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只要他有所感触,均可入诗。看望一位学者,写一首诗;参观一个展览,写一首诗;撰写一篇书评,中间带上一首诗;为朋友的书作序,序里也有一首诗……其实,这才是诗歌创作的最佳状态。正如对古人而言,不存在刻意的书法创作,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不就是一封书札么?老想着“我是书法家,下面我要创作书法作品了”“我是诗人,下面我要写诗了”,恐怕反而难出精品。
阅读苏青的这本《万千肖像动心扉》,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
首先,对诗词有着初步爱好的读者,可以学习苏青在诗词领域善于学习、勇于尝试的精神。
在本书中,除了七言诗,苏青还展示了他的大量词作。中国的词牌名多不胜数,常见的词牌就有几十个。仅在这本书中,苏青就用了采桑子、蝶恋花、定风波、风入松、画堂春、浣溪沙、浪淘沙、浪淘沙令、满江红、满庭芳、南乡子、破阵子、菩萨蛮、沁园春、声声慢、十六字令、水调歌头、桃源忆故人、喜迁莺、忆秦娥、渔家傲、虞美人、鹧鸪天等23个词牌!作为一个从小也算是喜欢诗词的人,我深知熟悉和掌握其中的一个词牌都非常艰难。多年来,我也只尝试瞎写了几首《西江月》,从不敢尝试别的词牌。因此,我对苏青敢于涉猎那么多种词牌这一点就十分佩服。事实上,学诗词同学外语有类似之处。学外语,若是怕说错而不敢开口,则口语永远过不了关。学习近体诗词创作也一样,不能怕错,要勇敢迈出第一步,然后在实践中逐渐打磨技艺。如果将苏青四本诗文集中的所有诗词按时间顺序排列下来,先读其早期的诗词作品,再读其新近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的进步。
其次,对诗词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欣赏书中的众多故事,包括苏青本人的经历和他接触的人和事。
例如,在《滴水映辉彰典范》一文中,苏青介绍说,1985年5月,他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力学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分配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工作,在这里工作了七年半。
1987年第5期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刊登了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工业过程自动化专家蒋慰孙教授(1926......2012)所著《博士生培养之我见》一文,这篇文章是华东化工学院通讯员提供给《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的,发表后反响很好。几个月后,编辑部收到了蒋慰孙教授的一封来信和一张40元的汇款单。蒋慰孙教授在信中写道:“感谢编辑部发表我的文章,现将40元稿费退回,因为这篇文章我已先给《上海研究生教育》杂志且在创刊号上刊登了。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原谅。”
苏青说,这是他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工作期间收到的唯一一份稿费退款单。其实,蒋教授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份稿费退回,因为《上海研究生教育》只是一份刚创刊的内部刊物,况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表蒋教授文章的时间在先。退一步说,蒋教授要是觉得一篇文章拿两份稿酬于心不安,完全可以退掉《上海研究生教育》的那一份,因为该刊的稿酬标准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低不少。可蒋教授没有这样做,在他看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表的文章是通讯员推荐给编辑部的,而刊登在《上海研究生教育》上的是他自己主动投稿的,所以理应把前者给的这份稿酬退掉。苏青在文中感慨道,“我虽然没有见过蒋教授,但这件小事却让我永远记住了他”。
我们经常看到网上有对所谓“砖家”的铺天盖地的批评,他们的批评经常也是对的。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更多的专家是像蒋慰孙教授这样的,工作上兢兢业业,做人上一丝不苟,令人肃然起敬。要想多了解各行各业优秀的专家是什么样的,请读苏青的这本《万千肖像动心扉》,因为苏青先后在科技教育领域多个岗位任职,交游甚广,阅人无数。
再次,对于科普爱好者和科普工作者来说,他们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科普的榜样。
本书第四篇名为“科普典范”,含18篇文章,介绍了很多科普大家的事迹和趣事。这些人物包括:参加过八路军的科普作家王麦林女士;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加科普奖的第一位中国科普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李象益;著名科普作家、科幻作家金涛(1940......2024);著名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叶永烈(1940......2020);自称“老顽童”的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王渝生;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等等。对于这些科普名人中的每一位,苏青都有浓墨重彩的记叙。例如,苏青记述的如下一小段关于老顽童王渝生的趣事:
“2007年4月1日晚,我照例还在办公室加班审稿,突然接老王(指王渝生)电话。但听他气弱似游丝、声慢如蚓动,费力地吐出一个个字:‘是......苏......青吗?我......我检查......出......癌症了。今天刚......刚......做完......化疗,感觉......感觉......非常不好。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你?”我惊得跳了起来:“王馆长,你在哪?我马上赶去看你。”直到听我着急得实在不行了,这老家伙才哈哈大笑道:“你想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别再加班了,早点回家休息去吧!’”
当然,苏青本人也是科普高手,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和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这两个位置,他可不是白坐的。在这本书的多篇文章中,若有必要,苏青会举重若轻地讲解一些科学知识。
总之,这是一本文采灿然的书,是有趣的书,是感人的书。我相信这样的书会流传开来。谓予不信?请拭目以待。
武夷山
2024年5月27日于北京
-----------------------------------------------------------------------------------------------------------
注:武夷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相关阅读
书卷亦显霸蛮气——读苏青《岁月如歌话人生》有感,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67573.html
无事不可入诗 ——苏青新作《携诗远行畅情怀》赏析,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22675.html
岁月留痕 诗文为证——贺苏青第三部诗文集《青诗白话道真言》出版,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12916.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6872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