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发:武夷山研究员谈科技论文统计与科技管理的关系 精选

已有 4458 次阅读 2007-12-9 07:51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

{按:一些同志似乎将我国科技界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到SCI的头上,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2004年底,《健康报》记者张荔子曾就这个问题采访过我,下面就是她这篇采访录,供参考。)
武夷山研究员谈科技论文统计与科技管理的关系

[发布时间:20041229]
[来源:摘自:健康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刚刚揭晓,记者就科技论文的评价指标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

  评职称看论文是一种进步

    武夷山研究员说,中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多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即“核心期刊”共1576种,其中约有1/5是医药卫生类,这与SCI收录的比例大体相同。最初, 人们提出“核心期刊”概念时,的确不是为了评价期刊质量,而是为图书馆有效收藏服务的,因此,核心期刊的内涵会因地、因时、因单位而不同。例如物理、化学、医学等图书情报机构确定的核心期刊肯定不一样,因为各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同。由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这一统计源期刊其实就是国家科技统计的源期刊,社会各界首先承认了我们的源期刊是“核心期刊”。我们在选择核心期刊时考虑了很多指标,如学科专家的意见、影响因子、地域与学科覆盖面,以及是否被SCI、EI、日本科技文献速报、INSPEC等多种国际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不可否认,从统计上说,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术期刊的平均质量比没有进入的好一些。

  通过多年的统计及相关工作,全社会对基础科研的产出论文越来越重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统计结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尤其是大学的科研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来进行科研绩效的量化评价,这是很正常的。但某些单位把论文发表方面的有关指标与晋升职称、经济利益挂钩到离谱的程度,把是否在“核心期刊”发表作为一刀切的绝对标准,以此来促进论文生产,则是始料不及的。不过,武夷山仍认为,与过去那种熬年头评定职称的方式相比,注重论文计量指标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因为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主要看论文,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克服浮躁风应从体制和管理着手

  武夷山研究员认为,SCI仍是现阶段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科研绩效评估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工具。SCI包含自然科学领域内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期刊5600多种。SCI创立之初只是希望为人们提供一种新型快捷的文献检索途径和方法,却不料极大地刺激了科学计量学这一全新科学领域的发展。由于有了引文索引这样强有力的工具,人们发展了科学计量学中著名的引文分析法,利用引文数据以及诸如统计分析、矩阵分析、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学工具,来定量地研究社会的科学能力,科学前沿发展趋势,科学活动水平,论文质量,科学机构与人才的评估,甚至预测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候选人。

  他认为,作为一种评价指标,SCI数据只是从论文数量和影响力这一侧面提供一些相对客观的数字,作为评价国家、地区、科研机构和个人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参考。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选择了SCI数据及其他数据,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引文分析方法,从一个侧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了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地位和科研绩效水平。但在具体实施中,一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为了追求SCI收录论文的高数量,不是在培养和引进人才、更新管理机制、创造研究条件方面下工夫,而是急功近利,简单应付,制定一些所谓快出成果的行政措施和硬性条例,使许多科研人员产生困惑和不满,甚至有个别科研人员通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来捞取名利。这完全是由于基层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片面理解科研绩效的定量评估原则,管理表面化、简单化,背离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结果,而并非SCI作为评价指标的过错。克服科技界目前严重的浮躁风,只能从科技界自身的体制与管理中找根源,而不是一味指责国际同行普遍采用的评价工具,甚至否定SCI数据库本身。

  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SCI”

  武夷山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国际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评价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使SCI作为科研绩效评价指标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引起一些争议。应该正确对待SCI,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资源优势,不要求全责备、因噎废食。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和促进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持续进步。






 

】 【打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298.html

上一篇:国外企业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下一篇:科技在应对国际危机方面的作用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