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阿根廷学者提出基于认知唯物主义的知识分类

已有 2873 次阅读 2017-9-12 06:43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阿根廷学者提出基于认知唯物主义的知识分类

武夷山

 澳大利亚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杂志2017年8月11日在线发表阿根廷学者Mariano Zukerfeld的文章,Typologies of knowledge: a reexa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aterialism)知识分类:认知唯物主义视角的再考察)。原文见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8109028.2017.1357259。作者简要地解释了认知唯物主义的概念,并据此对知识进行分类。

 认知唯物主义的起点,是承认两种本体论实体,一是物质/能量(以下简称质能),二是知识,二者以不同比例相结合,表现于产品、服务与生命体。Mariano Zukerfeld采用主流的质能概念,但他的知识概念要宽泛得多。

 知识是质能的一种突现形态。也就是说,它只存在于某些物质载体身上。类似地,知识代表负熵。质能是有限的,不能被创造出来,也不会被毁灭,而只会被转化。知识是被创造出来的,会增长扩张的,但寿命有限。从某种意义上说,质能是天生存在着的,而知识是超越性的。知识这种东西总是多于它自身,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知识之消费不会使之耗竭。知识形态有多种----人类个体,人类集体,生物性的人及生物性的其他动物,以及社会知识之流动所形成的无机物,都属于不同的知识形态。

 于是,不存在独立实体形态之知识,而只有表现为质能之突现性质的知识。显然,任何知识的载体都调节着相应知识所具有的一些性质。通过物质载体来看知识这样一种视角,称之为认知唯物主义。

    将知识看作本体论的实体,就隐含着一个关键假定:知识不能置于对错之轴上。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知识与认识论方面的争辩毫无干系。前文所讨论的若干理论与这一假定是一致的。要紧的是一种观念的物质性存在,而不是该观念是对是错,或是无法判定其对错。再具体地说,本视角的目的,就是依据不同的物质载体来区分不同的知识。

    基于载体的知识类型是什么样的?Mariano Zukerfeld认为有四类知识:

----biological bearer of knowledge (BK),知识之生物载体

----subjective bearer of knowledge (SK),知识之主观载体

----inter-subjective bearer of knowledge (IK),知识之主体间载体

----objective bearer of knowledge (OK)知识之客观载体

知识之生物载体指关于所有生命体中的遗传系统、内分泌系统或神经系统的编码化知识流,可分为自然流或有机流和后有机(post-organic)流两类。就知识产权而言,有机的生物学知识可通过作物培育者的权利获得部分保护。在许多国家,后有机知识可以通过生物技术专利获得保护。多样化社区的民族植物学知识可以由“传统知识”这样一种新型集体权利获得保护。(博主:对“传统知识”概念感兴趣者可参看我2003年发表的“重视传统知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334.html。)

知识之主观载体指载体是个人的情形。我们给主观知识库存起了个名字叫“记忆”。资本主义制度保护这类知识的形式有商业秘密、保密协议,等等。

知识之主体间载体指人类的集体侧面、主体间侧面或社会侧面。它依赖于人类主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纽带,具有自主的生命。有5种主体间知识:语言知识,recognition(认可)知识,组织知识,价值论知识,规范(或规制)知识。认可知识包含三重操作:认可别人,被别人认可,自我认可。

知识之客观载体表现于各种产品,分为两类,一是技术(类似于客体化知识),二是编码化知识。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不同类型知识和质能之流量和存量将形成一种“认知唯物主义组态”(Cognitive Materialist Configuration,缩写为CMC)。该组态对于表征各类事物(企业、科学实验室、日常生活的情景以至于整个时代)非常有用。当然,知识一直在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在转化过程中有增益,有损耗。不同类型的知识总是在产生剩余,产生矛盾。因此,CMC是不稳定的,永远在变动过程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75506.html

上一篇:希望抄我文章的人动动脑筋----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89)
下一篇:国家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部门创新能力
收藏 IP: 124.127.222.*| 热度|

1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