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2014年10月4日答记者问

已有 1944 次阅读 2017-5-2 06:3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4年10月4日答记者问

武夷山

 

    2014年9月26日,是我在轮岗之前最后一次代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后来,科技日报记者询问我,今后如何抓论文的质量,我谈了三点看法。记者写的报道中引用了我的部分看法,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33784.html。下面是我的回答的全文。

 

1. 科技论文是科研工作有一定成果后的自然产物,不是愣写出来的。因此,抓科研工作的质量是第一位的,拥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是产生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为了应付考核指标而乱投稿,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2. 目前毕竟还有一批高质量的中文论文(由于其作者的英语水平不行)不被国际科学界所知晓。如果我们专门创办一种刊物,搜集这样的高水平中文论文并译为英文,在此刊物上发表,将既有利于彰显中国的原创科技水平,也是对国际科学界的重要贡献。遗憾的是,新闻出版广电总署虽然近年来十分支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但他们心目中的英文科技期刊恐怕是作者直接投英文稿的那种常规科技期刊,而不是我说的这种特殊期刊。另外,中国翻译研究院已于今年7月成立,但是,他们只打算“组织研究涉及包括中国经典文学、历史、哲学、中医中药等传统经典,中国文化与文明和涉及当代中国建设与发展道路、制度、理论、价值观念等时政类对外翻译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似乎觉得,科学技术领域的对外翻译可以由科技界自发进行,不需要他们出力。这种认识也是令人遗憾的。

 

3. 当我们评价大学的时候,当然要看大学发表了多少高水平论文,这个指标自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很多大学的领导会把这样的指标“内部化”,也就是:上级用什么指标考核我们,我们在考核本校老师的时候就强化此类指标,于是将本来很正常的一些文献计量学指标给异化了。这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例如,澳大利亚政府的“澳大利亚科研卓越评估计划”(ERA)的评价指标之一是论文发表情况,于是,澳大利亚某著名大学2011年对正教授下达的论文考核指标是,至少发表7.5篇论文,且发表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至少达到22.5!考核到这种地步,就甚为荒唐了。但是,强行规定大学不得进行这样的考核,也行不通。我觉得,要尽量多采用一些大学科研管理人员想内部化也做不到的考核指标,这往往就是比例性的指标。例如,某些大学规模很大,其SCI论文很多,表现不俗的SCI论文也很多,但是,只要你考核“表现不俗SCI论文占SCI论文总量的比例”,大学方面就不好对付你了,因为你的SCI论文越多,分母越大,这个比例反而可能下降。用这个指标来考核的话,中国科技大学的表现很突出,而巨型学校占不了便宜。

  又如,我的同事和我正在全面统计我国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初步结果表明,好些著名大学拥有较多的博士生名额,其博士论文产量很高,但其高被引博士论文占博士论文总量的比例低得可怜,比很多非著名大学都要差得多。同时,他们的零被引博士论文所占比例相当高。如果我们采用这样的指标进行考核,各单位拼命争取扩大本校博士生名额的冲动也许就能得到抑制,因为,他们的博士生越多,恐怕考核下来他们就越丢人。

 

    博主今记:后来有博友告诉我,按照澳大利亚的那套考核方式,能够达标的正教授很少,于是他们取消了这一规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52351.html

上一篇:关于work的英语名言(二)
下一篇:美国能源部科技信息办公室成立70年了
收藏 IP: 219.142.240.*| 热度|

4 徐令予 魏瑞斌 李毅伟 李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