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dyliu 庖丁技术众包平台,用众包对接技术与市场(微信公众号:庖丁技术)

博文

苹果开发者大会终于硬了,新硬件新软件全都有!

已有 2906 次阅读 2017-6-6 17:3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今天凌晨1点,苹果WWDC2017大会在美国加州圣何塞的 McEnery 召开。


丁少照例通宵看直播,为大家带来最及时的消息。


这一次的大会除了 watchOS、tvOS、macOS 和 iOS 的更新之外,


还带来三款新硬件,分别是:新 iPad、新 iMac 和传言当中的智能音箱。


咱们直接进入主题,带大家回顾一下这场大会(想看重点中的重点,请直接拉到后面)


WWDC2017


库克上台之后,总结了一番好成绩。


全世界有1600万注册开发者,其中最小的只有10岁,最年长的有83岁。


这充分展示出了Swift语言的简单易学和功能强大。


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感觉,我是觉得:人比人,气死人……


没有更多的废话,库克还是像苹果历来开发布会那样。


条理清晰地说今天有6件事要分享,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tvOS


tvOS上有50多个合作伙伴接入进来,大大丰富了Apple TV的内容库。


其中,亚马逊也成为了合作伙伴,Prime Video 会在年底登陆 Apple TV。

而且鉴于一些你懂得的原因,这个 Apple TV 跟我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就不多说了。


watchOS


不知不觉,watchOS 已经来到了第四代。


手表上有了 Siri 的表盘了,新的表盘可以看到你的一整个信息流,包括天气、日程、备忘。



方便你更好地利用时间,规划日程。


另外,鉴于米奇表盘的受欢迎程度,新版 watchOS 加入了玩具总动员表盘。



这一部分,同样说得不多。


毕竟不像上次 Apple Watch 硬件升级带来了诚意满满的功能升级,这一代的 watchOS 更像是一个补全。


Mac


这一部分为什么不是以 macOS 为标题呢?


哈哈,你也应该猜到了,肯定有新硬件呀~


别着急,我们还是先来说新 macOS。


经过深思熟虑,苹果决定给新系统起名叫 macOS High Sierra(上一代叫 macOS Sierra)。



我感觉苹果仿佛在逗我……


这一代新系统有了多项改进和几个新技术。


Safari


Safari 更快了,这次苹果直接说“Safari 是世界上最快的浏览器,比

Chrome 快80%”。


不带这么黑人的啊,不知道谷歌的人在看大会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另外,Safari 在视频播放、隐私保护方面也有所改进。


Metal 2


苹果针对游戏开发者更新了 Metal,这一次的 Metal 2 相较于一代,图形处理性能提升了10倍。


同时,苹果也紧跟潮流,让 Metal 可以应用于机器学习


还有针对 VR 内容创作的 Metal现场还演示了一段 VR 设计星战游戏的 Demo。


渲染效果可谓相当好呀。


新Mac?


除了21.5英寸的两款 iMac 和5K的 iMac 有了一些显卡和内存方面的常规升级之外......


重点开始来了!!!


苹果给我们带来了一台新 iMac——


iMac Pro


基础配置版


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 iMac!”,因为它能选配的最高配置是:


18核 Xeon 至强处理器,每秒11万亿次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

Radeon Vega GPU;

128GB EEC 内存;

4TB 3GB/s的 SSD;

4个雷电3接口;

10Gb 以太网。


太疯狂了,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强大的一体机。


苹果趁机还黑了一下又笨又丑又贵的惠普工作站。


说人家同配置要7000+美元,而 iMac Pro 只要4999美元(基础配置版)


好了打住,反正咱们普通消费者是买不起了的,但对开发者而言倒是挺诱人的。


注意了,接下啦是才是重头戏——


iOS11


那些想要全新设计风格的新 iOS 的人,你们要失望了。

iOS11 依然延续了之前 iOS7 奠定的设计风格。


不过呢,这次的新 iOS 也是比较有诚意的更新。


开始介绍之前,库克又黑了一把谷歌:


iPhone 用户又86%选择了更新 iOS10,而安卓用户更新到 Android 7 的只占7%。

库克:我也很绝望啊


哈哈哈,苹果你今天怎么老黑别人呐……


Siri


和我们之前猜的差不多。


被 Google Assistant 和 Amazon Echo 羞辱了这么久。


Siri 终于更智能了。


新的 Siri 可以根据你在日历里设置的日程,来猜你接下来要去哪里。


还能根据你平日里浏览的网页,猜你的喜好。


另外,Siri 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变成富有磁性的男声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通过我们说过很多次的 AI 来实现的,对比微软和谷歌的开发者大会,苹果的AI很低调啊~


驾驶模式


这个功能我要拍手叫好!


开车时自动黑屏,通知都不允许推送了。



如果有人发短信给你,系统会自动回一条“正在开车”的短信。


但如果别人有急事,也可以发一条带有“urgent”(急迫的)字样的短信,就能特许推送。


还是很贴心的嘛~


之前丁少介绍过一个有类似功能的小硬件 RiVE。


但这次 iOS 毕竟是从系统层面做的这种功能,肯定比第三方兼容性要好。


App Store


到了这个部分,苹果还煞有介事地请上了苹果高管席勒来介绍。


其实吧也没什么很稀奇的。


App Store 界面大改,新增了一个叫 Today 的页面来推荐应用。


应用的介绍页面也更详细丰富。


没什么特别的吧。


重点是,丁少眼尖地瞄到:


纪念碑谷好像出2代了~



AR


对于时下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投入的方向——AR。


苹果也没闲着,推出了一个 AR Kit。


现场还演示了一个桌面 AR 小游戏。

在桌子上添加茶杯


东西倒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丁少之前介绍的 AR 应用里有一个类似的 app 叫 Table Zombies


不过凭借苹果强大的软硬件优化能力,应该能做到人有我优吧。

注意物体移动时的光影效果


对了,苹果在这里又黑了一下友商。


说它的图像识别能力六倍于 Google Pixel。


苹果你今天老怼谷歌干嘛呢……


针对中国的专属更新


没想到,iOS11 专门针对中国有了一些专属更新。


像二维码识别,专属拼音键盘还有上海话识别……


不过没有细说,但听得丁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iPad


噔噔噔噔,新 iPad 登场。


The new iPad Pro


这款新 iPad 有两个最大亮点:


一是尺寸从9.7英寸变大到了10.5英寸。


另一个是,屏幕刷新率从60Hz升级到了120Hz,对应的,Apple Pencil 也能做到20毫秒的延迟了。


丁少觉得,这个硬件升级的确很强悍,但更强悍的是结合上 iOS11,iPad 可以说是生产力大升级啊。


之前的 iPad Pro,我一直不认同用它来做生产力工具。


但这次,iPad 越来越像桌面级平板电脑了。


来看几个吊炸天的功能。


更新的多任务,可以像 Windows 一样,一个应用悬挂在另一个应用上层了↓↓



文字和图片的拖拽竟然变得如此简单而优雅↓↓


甚至可以多选图片,从一个应用返回多任务后台,拖到另一个应用里↓↓


我不知道老罗看到这一切会是什么感想,反正我是懵逼了……


再结合苹果在 iOS 上首次推出的文件管理器——Files


文件、图片的跨应用移动也成为了可能。


甚至……还支持包括 Google Drive、DropBox、百度云、腾讯微云等云盘。


苹果认真起来,真是无敌啊。


最后是姗姗来迟的——


HomePod


终于说完了 iOS,果不其然,苹果带来了智能音箱新硬件。


按照苹果的介绍,HomePod 是一款结合了高品质音箱和智能助手的家庭音乐播放解决方案。


没错,就是说你亚马逊和谷歌的音箱不是一个好音箱。


作为音箱


苹果的 HomePod 内置7个波束形成高音单元阵列和1个低音单元。



通过对房屋结构的智能判断,可以发出最均衡最好听的声音。


作为智能语音助手


HomePod 集成了成长过的 Siri 和 Apple Music。


既能很好的完成智能音乐播放任务,也能实现类似亚马逊 Echo 的个人助理功能。


价格嘛,苹果算了笔账。


市面上一个好音箱+一个语音助理要400-700刀。


而 HomePod 只要349刀!



很实惠有没有!看来要掀起一阵苹果音箱的热潮了。


咱们是别急了,HomePod 会在今年12月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上市。


国内呢……等着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78817-1059377.html

上一篇:为了让我们多懂点艺术泡妹子,谷歌也是下了血本……
下一篇:把音箱做成钢铁侠?苹果的HomePod要是长这样就好了!
收藏 IP: 14.146.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