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wg 我的所有判断都有可能是错的,随时准备向真理投降;欢迎批评砥砺、不吝赐教。

博文

渗透压的动量对冲理论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应用

已有 534 次阅读 2025-10-3 12:0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渗透压的动量对冲理论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应用

作者:李维纲

摘要

渗透压的范特霍夫公式(Π=icRT)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nkT)具有显著的数学相似性。传统上,其微观起源被归因于熵或化学势梯度。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基于动量转移的纯动理学理论:渗透压源于不可渗透的溶质粒子在布朗运动中与半透膜发生弹性碰撞时,其垂直动量分量的瞬时反转。这种反转直接对冲了来自溶液侧水分子冲击半透膜的动量通量。为补偿此动量通量赤字,必须在溶液侧施加一个宏观静压力,即渗透压。我们由此从第一性原理严格推导出范特霍夫公式。

基于此理论,我们进一步构想并实验验证了一个能量转换系统。该系统利用静电场在两张半透膜附近制造不对称的离子浓度,从而产生差异化的溶质动量对冲效应,最终在纯水柱间引发持续的水位差以提取重力功。改进后的实验观测到高达2.8米的水位差,表明该系统能够从环境热中吸收能量并转化为机械功,这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特定条件下的普适性构成了挑战。然而,实验观测到的水流方向与理论预测的系统性矛盾,仍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谜题。

关键词: 渗透压,布朗运动,动理学理论,动量对冲

渗透压的动量对冲理论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应用.pdf

Osmotic Pressure as Momentum Counteraction-A Kinetic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pdf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2526-1504536.html

上一篇:形象思维和人工智能关系
下一篇:怎样证明能够对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进行整流的纳米级微结构确实有可能存在的一个简单图景
收藏 IP: 112.117.19.*| 热度|

6 宁利中 许培扬 张学文 崔锦华 刘全慧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