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中国古代安全科学缺什么

已有 3664 次阅读 2016-2-8 23:4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收敛, 发散

   拜读过吴超老师的《趣谈古今安全方法论点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2981&do=blog&id=954705

 从文中的几个典故可以看出,中国古人脑海中不乏以下思维和意识,这都是安全科学研究中必备的要素:

1. 类比思维

   曹冲称象是受到荷叶上水珠随青蛙的跳跃浮沉的启发,通过类比他联想到可以用“等量替换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方法是有了,重量也出来了,却戛然而止,而阿基米德不但通过类比获得了方法,还由此归纳提炼出可供量化使用的浮力定律。

2. 逆向思维

   司马光急中生智,一改“救人离水”的思路为“让水离人”,打破常规思维得到了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人命关天之时,不可不谓之智慧神勇。

3. 冒险精神

   项羽固然知道“破釜沉舟”所带来的风险,然而他毅然决然地采用了这一方法,勇气可嘉,以冒险为代价换取了胜利。

4. 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曲突徙薪等成语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安全文化中丰厚的忧患意识。

5. 哲学思维

“处险未必险,反而可能寓安于其中;居安未必安,反而可能藏险于其中,“福乃祸之基,盛乃衰之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诸如此类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各流派中更是俯首皆可拾之。

   从中国古代安全科技演化的结果来看,尽管古人单一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丝毫不逊色,尽管上述每一项独立的意识思维都极为可贵,却没有机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集大成”,止步于实践方法或意识形态层面,没有从理论上深究量化,自然无法行进到抽象、萃取、收敛、归纳的关键环节,进而更无法上升至推理、演绎和发散,创立全新的体系学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倘若今天能重拾古人智慧,全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不同的背景介入这一行业,以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勇于向内收敛,向外发散,找到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方法、技术可以上升为科学,则必将一扫颓势,由此在安全科技领域开辟出新大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955170.html

上一篇:水火沙的物流世界
下一篇:火灾自述
收藏 IP: 125.71.54.*| 热度|

6 葛维亚 魏焱明 麻庭光 王庆浩 zjzhaokeqin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