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专利之路侧记

已有 2503 次阅读 2015-9-10 17:5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待专利如初恋

近日,我的第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动与傲骄,不由得回想起这二十年来与专利打交道的一幕幕场景:

20岁开始,我在工厂里是一名技术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对专利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专利申请的必要性,但是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当我自己突然有了第一个灵感,便琢磨着要开始申请专利,只是当时连基本的方向都找不到,我一边完善自己的构思,一边寻找着机会。一晃七八年过去了,通过专利代理人,我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文字,于是,那几个月的日日夜夜,就靠着邮件往来以及电话沟通,修改文字及附图,有时为了达到双方意见统一,听懂对方的意思,交流起来会非常困难,好在终于拿到了第1本专利证书,接下来第2本、第3本。

专利授权后,各种专利推介机构的信件如雪片一般地飞来,邀请去参加各类会议,开始新鲜,看多了,也就当垃圾处理了。2006年,掏了些费用,我参加了重庆高交会,专利号及名称被印上了彩色展板,放在二楼一个不起眼的展台上,非常幸运地,我在现场的发明演示被重庆卫视播出,短短十秒钟,居然还被同事瞧见了,打电话来鼓励我。

转瞬到了2009年,我突发奇想地要去考专利代理人,复习了两个月,基础法律知识在脑子里还是一片浆糊,唯有专利代理实物考了78分,离90分及格不算远,后来听说专利代理人自己不能够申请专利,便放弃了,但是通过这次自学对专利知识的了解又进了一层。

多年来,我利用邮件、电话、投稿,不断地咨询专业机构,有石沉大海的,婉言拒绝的,有回复中肯意见的,甚至利用出差机会,到大学里拜访名师,自己买一些专业书籍,认真地去阅读,希望能找到自己设计发明的弊病,能够否决自己,直至有一次,我咨询到福建泉州的一位发明人,几次交流过后,他告诉我:他已经为类似的发明耗费了20余年,投入上百万,依然一无所获,专利之路过于难艰,劝我放弃。

  近些年,我又一头钻进QQ群,开设博客,以文会友,或被人说成是傻子,或是天才,在这里,我看到无数和我一样的发明人,在推销介绍自己的宝贝,有做轮胎的,轨道飞车的,也像我一样在苦苦地煎熬着,或许都只是靠着信念在支撑。到了万众创新的年代,我又开始张罗着找风险投资,撰写商业计划书,联系投资人,通过各种渠道交流自己的创意……

多地数据显示,我国民间发明人得到的专利数虽然约占到全国授权的专利数量的一半,但其专利转化率还不到5%,实际应该比这还要低。

时至今日,为了专利,我投入了少许的物质,耗费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还是一无所获。然而,我想说的是:这些专利已经嵌入了我的人生轨迹,伴随自己成为这一生的印记;专利记录下了我的智力成果,无论是否为人认可,无论最终是否有机会转化为经济效益,它对我都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通过专利这样的形式,它至少能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原创和首创,这便够了。

专利虐我千百遍,我待专利如初恋。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以专利作为自己毕生追求以及肚里有货却懒得申请专利的朋友们。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919958.html

上一篇:火灾矛盾论
下一篇:火灾本是“纸老虎”
收藏 IP: 119.5.123.*| 热度|

5 魏剑宏 张忆文 霍艾伦 周健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