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飞线充电或许才是正确选择2

已有 241 次阅读 2024-5-16 09:57 |个人分类:消防经济|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电瓶车起火的概率相比于其它电器偏高,加之其初期火势迅猛,破坏力往往也更强,治理的同时又冒出了很多新问题:增加了成本,失去了便利性,引发各种矛盾,按下葫芦浮起瓢,乍一看处理起来还是很棘手,但并不等于这类火灾真的就“无可救药”。

首先,不妨出台一项规定:夜间时段(0点~8点)严禁电瓶车充电,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夜间响应迟缓所形成的被动,将此类火灾尽量“驱赶”至白天(8点~24点)则可明显降低损失程度

      电瓶车充电1.png

如果在室内充电,等到万一起火再来救,这样的尝试过于冒险,于是这一选项应毫不犹豫地去除,此举将火势尽数“驱赶”至室外,损失再度减轻

此时还剩2个选项:车棚集中充电和飞线充电,诸多案例已经表明,集中充电往往一烧一大片,如果将原本大量密集停放的车辆分割为若干个组(如10辆为一组),相互之间留出一定的防火间距,即便起火,损失必然会有效降低;同理可得,如果从中再允许分出一定比例采用自由灵活的飞线充电,自觉与周边可燃物保持距离,即便起火,损失也不过两三辆车

       电瓶车充电2.png

再进一步,可以强制要求每一位飞线充电的车主提前预备10只沙袋(塑料袋装沙子),放置于车辆附近十米左右的位置,那么,10只沙袋乘以若干就是一堆数量不菲的灭火剂,借助邻里的及时扑救又可进一步降低损失,众人的利益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公共利益,辅之以可靠实用的灭火手段,宽严相济的管理氛围之下,诸多规范标准才能真正落地

 不起火是不可能的,火灾如同洪水一般也需要有“出路”,至于火灾究竟会怎么“走”,最终“走”到什么程度,其实决定权和主动权还在自己,只要能获取社会面火灾损失的极小值,任何看似不靠谱的方法都值得一试。

        草船借箭3.jpeg

    电动自行车起火,居民:幸亏没停在楼里

  广州为什么离不开“电鸡”?看完这篇都懂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1434304.html

上一篇:飞线充电或许才是正确选择
收藏 IP: 125.69.13.*| 热度|

3 尤明庆 宁利中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