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改变天津港的“箱子”

已有 3645 次阅读 2015-8-29 16: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危化品集装箱运输方式

《经济学家》杂志说:“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就是现代运输体系,而一个高度自动化、低成本和低复杂性的货物运输系统的核心就是集装箱。

作为一个外行,在这次事件中,不由得产生一个疑问:把易燃易爆的危化品像普通货物一样通过集装箱这种方式集中运输,是否妥当?或者说,有没有特定的防范措施来确保每一环节事故概率的最小化?

事实上,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集装箱这种看似低技术含量的发明早就成为使世界变小、变平的巨大力量。毫不起眼的集装箱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实现了货物运输的标准化,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世界经济形态因此而改变。

将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货品通过集装箱运输,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将性质活跃的危化品封装在若干个集装箱内,并大量堆垛起来,相互之间又没有足够的隔离和防护,从防火灭火的角度看,似乎存在着不少问题:

1.火险源不便于控制

  由于集装箱统一的外包装,很难对内部物品具体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危险程度也无法分级,在搬运或装卸中容易被混为一谈。同时,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性状变化情况无法掌控,露天放置对气候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

2.火势更容易纵向横向蔓延

  由于集装箱的堆垛,不经意的撞击可能都是致命的,立体的燃烧条件,很容易给周围的危化品进一步“加热”,在密闭的空间内产生剧烈的甚至是恐怖的化学反应,不得而知。而密闭的空间,又为爆炸性气体的大量积聚创造了条件。

3.间距小更容易“火烧连营”

间距小意味着一旦发生火灾,会快速形成连锁反应,间距小意味着连“burn down”这样迫不得已的下策都无法施行,事故范围会无休止地扩大,而这种被动的局面是人为考虑不周造成的,只能在事故前进行改善,待事故发生后无论怎样都于事无补,只有听之任之。

4.扑救难度无疑大得多

  鉴于上述种种不利因素的集成,加之集装箱外壳的阻隔,灭火剂难以抵达起火部位,如果意外起火无法及时扑灭,将引发爆炸,爆炸又导致更大面积的起火,恶性循环,扑灭如此危险的火灾爆炸事故,几近于天方夜谭,对类似火灾的控制能力,也看似为零。

将大量危化品注入集装箱全球化的物流体系链条中,却没有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甚至缺乏控制局面的能力,无论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上看,是否都显得过于轻率和冒险?

技术和管理在安全预防上始终是互为补充的关系:管理中的“天花板”,可以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实现突破;技术水平的局限,可以通过管理来加强控制,退而求稳。倘若二者皆为短板,那么祸之不远。事故的发生不能作为检验安全工作的唯一标准,但每次事故都在给人们以警醒,以惨痛悲凉的画面促使人们分析出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进。

希望这些改变了天津港命运的“箱子”,在不远的将来,也能够彻底改善危化品集装箱这种运输方式中的脆弱之处,更加关注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充分考虑评估每一类型事故的可能性及控制措施,为经济全球化的物流体系增添更多的安全元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916880.html

上一篇:跨界思维的力量
下一篇:消防应急简单化
收藏 IP: 222.209.70.*| 热度|

6 曹聪 檀成龙 戴德昌 李健 dulizhi95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