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复杂”的火灾问题

已有 2436 次阅读 2016-12-21 10:0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南辕北辙

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复杂到了极致却又回归简单。把问题想得复杂,解决起来就复杂,能把问题想简单,解决起来就会变得简单并且容易。

除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或者说看待一个问题的独特的视角。火灾防控是一项作用于时间轴上的系统工程,无论从哪一个分支深挖下去,似乎都大有可为,都有几分道理,可如果找不准要因,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哪怕由此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已经根深叶茂,却也无异于“南辕北辙”。

1.火前预防

这个提法本身没有问题,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奏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控制单一的人和物相对容易,要想全时空地控制所有人的行为和物的运行状态,完全靠事前预防来杜绝火灾,未免是天方夜谭。

2.阻燃环节

  从此类技术研究的出发点来看,已经是对火灾的“妥协”和“退让”,未战而先言败。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最多能够增加被引燃的难度,一旦火势稍大,最终结果都是付之一炬,被动防御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事实上也不可能打造出并生活在一个完全“阻燃”的世界。

3.灭火剂改良

  从最初使用水灭火,改用固体粉末,再到各类气体型灭火剂,最终又回到细水雾灭火,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也难以找出一种综合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灭火剂。

4.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意义在于通过加强人、机、物之间的信息互联,从而提升效率。作为灭火系统的基础设施,长期存在可靠性不高、误报警偏多,很多灭火系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被迫从“自动”档降为“手动”档,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引入物联网思维进行“提速”,无异于饮鸩止渴。一直以来,火场信息的传递并非明显“弱项”,薄弱环节仍然在于灭火剂的及时输送。

5.火场救援

  已是整个消防体系中的下策,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回过头简单地想:所有消防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量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复杂的技术不仅对现场环境提出更多要求,也意味着更多破绽,同时带来更多的从施工安装到应用维护中的不可靠和不确定性,实战中往往形同虚设。所谓“欲速则不达”,风声鹤唳之余,并不一定要求十全十美,百密而无一疏,只要每次都能实现对初始火灾迅速有效地、呈梯次地控制与分割,遭受一些局部的损失都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才有可能去缩短火灾的持续燃烧时间,而不是只为灭火而灭火,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火灾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它本身看起来是个技术问题,实际又涉及到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管理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历史问题,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问题、军事范畴以及文化议题,用多元化的解释去看待和分析火灾,其结果还是一头雾水。

把问题变得复杂容易,要把问题想简单却是难上加难,复杂的表象以及解决方式往往会遮蔽问题的本质。仔细想来,并非手上的灭火剂效能不足,也不是灭火手段缺乏高科技,更不是对火灾形成发展机理的认识还不够透彻深入,根本问题在于:灭火剂的物流环节出了问题,满足不了灭火速度所需,输送动力也并非十分可靠,只有设法解决和优化灭火剂的输送效率问题,火灾问题最终才可迎刃而解。


【脑筋急转弯】简单看火灾

a.问:钱包掉了怎么办?

答:钱包掉了,捡起来不就完了。

b.问:着火了怎么办?

 答:着火了,赶紧把它灭掉不就完了。

                   

  建筑消防改良方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1022152.html

上一篇:火灾不光是技术问题
下一篇:吹毛求疵谈灭火器
收藏 IP: 171.212.127.*| 热度|

3 徐令予 李威君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