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闻玉梅院士:突变病毒是否发生传播和流行,外界条件的选择和防控起决定性作用

已有 1854 次阅读 2021-11-28 20:3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124日南非疾控中心人员向世卫组织报告新疫情之后,1125日感恩节当天,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ICD)发表声明,通报南非检测到新变种新冠毒株B.1.1.529。据目前已知,这种被世卫组织列入“密切关注变异株(VOC)”,并用希腊字母表的第15个字母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的新型新冠变异株最早出现于119日的南非,共发生了50处变异,其中有32处发生在刺突蛋白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警告称,检测到的感染新变种病例和检测呈阳性的人数都在迅速增加,尤其是在南非豪登省、西北省和林波波省。 当地卫生官员透露,在1124日豪登省出现的约1100例新增病例中,90%都是由这种新变种病毒引发的,远超德尔塔等前期新冠变异毒株同期水平。随着两名科学记者——南非Bhekisisa卫生新闻中心的Mia Malan和英国《金融时报》的John Burn-Murdoch 对此事的关注和传播,南非疾控中心人员的研究结果、对当地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以及新的突变株测序的结果很快被公之于众并被其他媒体大量曝光,这一被许多媒体称为“研究人员所见到过的最令人担忧的新冠变异病毒”很快占领了全球各大学术论坛和坊间话题。

就新型变异病毒株的产生过程、特征、危害和发展趋势,记者日前专访了著名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

病毒突变是否必然增强传播力和致死率还有待观察

据报道,变异病毒在南非被发现后,在欧盟、香港等地也零星有相关病例被检测出来。英国、美国和欧盟都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即宣布对南非航班实施禁令。英国政府表示可能重启封锁。美国、加拿大、挪威、瑞士、丹麦、土耳其等国都宣布禁止来自南部非洲地区多个国家的人员入境。以色列则在27日已宣布将关闭边境,禁止所有外国旅客入境,成为全球首个因“奥密克戎”毒株而封锁国境的国家。

对于全球各国这一系列快速及时的反应,闻玉梅院士表示,这首先要感谢南非的科技人员及时公布疫情,也说明了国际抗疫合作的重要性。新病毒所具有的大量突变,特别是发生在刺突蛋白上的突变是引发担忧的主要原因。刺突蛋白是病毒入侵的关键部分,新冠病毒通过其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后进入细胞并造成感染。与此同时,刺突蛋白也是疫苗制造的主要靶标,现有的大部分新冠疫苗正是通过诱生人体免疫应答而防止病毒的攻击。刺突蛋白的突变会影响病毒感染人体和传播的能力,可能也会突破免疫保护的功能,令现有疫苗的效果产生折扣。闻玉梅院士认为,新的变异病毒株发生了这么多位点的突变,应该不是在某一个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身上就可以实现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传播的结果。这些突变是否一定会增强病毒的传播力和致死率、病毒对疫苗的突破比率是否会有所上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闻玉梅院士进一步解释说,病毒并不是只要发生了突变就一定能够生存和传播的。病毒实现传播需要3个条件:一是有病源,二是有传播途径,三是有易感人群。病毒在复制过程中自然会发生突变,但是否会形成变异株、发生传播和流行,是由外界条件选择决定的,如打疫苗尽量减少病毒在人体间传播就是减少形成变异株的一种办法。

建议增加对非特异性免疫疫苗的研究

对于此前有人根据新发现的核酸阳性病例中有不少已打过疫苗而得出的“疫苗对于防止感染新冠病毒无效”的观点,闻玉梅院士表示,这样的说法并不妥当。从病毒传播所需条件来看,打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突变和感染,保护易感人群,但并不能消除前两个因素。产生变异株的原因恰恰不排除疫苗覆盖不够充分这种可能性。有些人虽然打过疫苗却仍感染上了病毒,可能是因为打了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不够,也可能是体内抗体浓度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还有可能是因为日常戴口罩、洗手等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所导致。未来全球科学家应继续加强分工合作,及时公布新的情况,公众则不必过度惊慌。但在冬季新的疫情形势下,大家要更加注意环境保护,多给房间开窗通风,多晒太阳,坐电梯务必戴好口罩,手不随便接触人与物。餐厅、商场、影院等人多的场所更要注意及时消毒,保持桌椅和入座距离,尽量避免空调形成密闭的气流循环。

闻玉梅院士特别建议,除了现有的特异性疫苗外,科学家团队还可以对非特异性免疫疫苗增加一些研究,这就好比枪手多增加一些瞄准的靶心。据她所知,此前,北欧国家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为他们接种了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后来发现,当地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了,这对于阻挡新冠疫情自然也是有益的\\

此外,闻院士认为,如何提高细胞免疫的效果也值得科研工作者加强关注。卡介苗以及眼下的核酸疫苗、DNA疫苗,都可以引起细胞免疫。

疫苗体系有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28日中午,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其个人微博上也发表了与闻玉梅院士类似的观点。张文宏医生指出,南非的疫苗接种完成率低,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口比例仅仅24%,自然感染率4.9%左右,其实不足以构建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免疫屏障,没有免疫屏障就谈不上免疫突破。这次南非的变种病毒出现有偶然性,病毒株序列公布的总量还不多,是否会对目前初步建立的脆弱的人群免疫构成威胁,需要再观察未来两周更多的数据才能精准判断。这是因为现在全球的流行病学数据及病毒中和试验数据,在两周到数周内都会出结果。这些工作复旦大学和中国多个科研团队都在同步进行。

    张医生表示,他本人同意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教授的看法,即:新冠病毒的变异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总的来讲,新冠的很多变种都没有存活下来,即使是存活下来的部分变种,其中也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优势株。从疫情暴发到现在,起码发现了上百种变异株,但只有一个德尔塔能留下来,在过去,贝塔和伽马变异株也被证明有比较强的免疫逃逸特性,但它们在和德尔塔的传播比赛中还是落败了,最后无声无息就消失了。好在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见分晓,公众不妨拭目以待。但张文宏医生也提醒,一旦这个病毒株被明确可以突破原有的免疫屏障,就意味着必须对已有的所有疫苗体系进行调整,开始进入流感疫苗接种模式,也就是说,每年要根据病毒变异情况,迅速构建新的疫苗。这意味着日子会变得更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41506-1314257.html

上一篇:从线条、颜色走向故事
下一篇:专家解读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身是如何感知所处环境的问题,一直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
收藏 IP: 101.93.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