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应邀为“中国科协之声”写了一篇短文,谈谈我对诺奖的看法。当时还写了一些调侃的话,但是觉得不一定合适,就自己删掉了。现在,诺奖的热度应该已经过去了,就在这里把我的评论和调侃都放出来吧。
我对诺奖的看法
姬扬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
2024年10月
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诺奖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发财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嘴。不仅是物理懂了,连化学也明白了,甚至生理学或医学都显得不那么困难了。一切都在掌握中了。
一个幽灵,人工智能(AI)的幽灵在互联网上游荡。他突然闯进了诺奖的圈子,大喊大叫地敲碎了我的美梦。你这搞得不算物理,凭什么拿奖?他刚博士毕业几年,怎么就走了鸿运?一个声音高叫着:完了完了,这些都不是我心目中的诺奖。
诺贝尔奖的影响确实很大,每年宣布获奖人的时候都会引起很大的关注,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在我们国家。但是应该承认,说到底它也只是发奖而已。其实大家都知道,发奖就是找个借口发钱:世界上最难找的东西是钱,最好找的是借口。甚至连借口都不用找的,只要你发了诺奖,自然有大儒为你辩经。
一个熬夜的研究生困得要死,隔壁的两个博士后还在谈合作;对面的副教授是在鼓捣论文。手机里有特聘研究员痛骂审稿人杀了他的稿子;网络上还有些学生在争吵谁应该得奖。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诺贝尔奖是全球重要的奖项,包括科学、经济和人文等多个领域。2024年10月1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研究技术进步、国家制度和社会不平等关系的三位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对解决经济问题和推动学术创新有很大帮助,显示了经济学奖与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在这之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涉及AI等热门话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有人觉得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较为主观,但今年物理学和化学奖都与人工智能相关,且首次有80后科学家获奖,这同样引发了热议。舆论热议,有人批评,有人羡慕,还有人对比中、日、美的科研实力,讨论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路径和学术评价......那么,我们究竟怎么看?
看诺奖,不妨心态更开放一些。诺奖是广为人知的集体话题,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奖项,我们无需回避。每年十月,诺贝尔奖各个颁奖委员会宣布获奖人名单时,都会引起一定关注。在互联网时代,对诺贝尔奖的关注更是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热潮。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诺贝尔奖的各种热门话题和热搜之外,当普罗大众积极参与话题讨论之时,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清楚,类似的科学奖项其实有很多,有的奖金比诺奖还多(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科学大奖),有的在专业领域的认可度比诺奖还高(比如数学和计算机领域,因为诺奖没有相关奖项)。然而,只有诺贝尔奖机缘巧合地“出圈”了,每年十月宣布的诺奖引起广泛关注,我认为这是件好事。
对很多人来说,它不仅代表着学术的最高荣誉,还能给日常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大家喜欢猜测和讨论谁将获得诺奖,这样的活动既好玩又能让人对科学产生兴趣。诺奖就像一座桥梁,把高深的科学知识和普通大众连接起来。即使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解,或者浪费了一些时间,也并非大事,因为我们对任何事情(包括科学和社会)的认识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讨论得多了,自然就会引发思考,让真正感兴趣的人逐渐了解到真相。
看诺奖,不止“看热闹”,更应“细品”方向。回溯历史,它可谓“继往开来”的风向标。诺贝尔奖初期恰逢物理学革命,颁奖较为及时,许多年轻人做出发现后不久便获奖;然而在二十一世纪,诺奖似乎过于慎重,不少人虽做出卓越工作,却因未能注意身体,无法为诺奖健康等待 50年,从而与之错过。平衡难以把握得恰到好处,1986年的物理学奖可算是一个良好范例:既有刚发明几年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又有50多年前发明的电子显微镜。今年的诺奖也做得很好,既有90多岁众望所归的老科学家,又有刚刚博士毕业7年、风华正茂的年轻学者。至于今年最大的争议,即人工智能(AI)到底属不属于物理或化学领域,在我看来这并非问题,反而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的绝佳机会。科学是一种方法论,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社会)是其研究对象,科学本身并无学科之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作为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它们不仅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工具,我认为每一个有抱负的科学工作者都不会认为它们是某一领域的专有之物而他人不可触碰。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关联到 AI,具有重要风向标意义。这表明跨学科研究愈发受重视,AI 作为强大科研工具,将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可能向 AI 辅助甚至驱动转变,拓展研究边界。同时,科研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增,教育机构将注重融合教育。在产业方面,会加速物理、化学相关产业对 AI 的投入和应用,如材料科学、制药、能源等领域,利用其加速产品研发、优化生产工艺,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
看诺奖,不妨秉持“理中客”的态度。对待诺奖,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应目中无人。诺奖是全球科技大事,不能忽视,但也不可过度看重、盲目推崇,而应客观理性地看待。有人将诺奖与科学家的能力乃至国家的科研实力直接挂钩,这种做法并不合适。诺奖的评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评选委员会的主观偏好、特定时期的研究热点等。虽然获得诺奖的科学家无疑在其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但未获得诺奖的科学家同样可能有着非凡的能力和成就。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不能仅仅以获得诺奖的数量来衡量,而应综合考虑科研投入、科研人才队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多个方面。科研的价值在于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个奖项。
看诺奖,应适度而为,切不可入戏过深。在公众眼中,诺奖似乎很“高大上”,但从本质上看,它又能“接地气”,与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关系,这一认知源于科学进步的核心目标——造福人类。无论是哪国科学家获奖,我们适当关注并无不可,但凡事都有边界,正所谓“过犹不及”,将某位科学家、或者某个研究领域捧上“神坛”,也可能造成“捧杀式”的伤害。科学研究在于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让科学回到科学本身,是对科学家最大的尊重和敬意。科学发现既取决于个人的才能与努力,也与时代发展背景及些许运气相关。科学的发展并非因某一人、某一事或短时间内便能达成,而是众多人在诸多方面历经多年努力的结果,诺奖获得者不过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代表罢了。此外,我们也需知所有奖项皆由人评选而出,必然存在主观因素,诺贝尔奖亦不例外。正所谓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在很多时候也适用于诺奖这一具体事务。
关于诺奖,我们要看什么?
姬扬 中国科协之声 2024年10月17日 14:30
https://mp.weixin.qq.com/s/Znqufci5nOBae8DePARnBg
相关专题:诺贝尔情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姬扬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19915-145595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