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道”,中国人的“上帝”——读刘畅《中国不需要宗教》有感

已有 4670 次阅读 2009-9-30 00:37 |个人分类:传统文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儒家, 道家

       刘畅《中国不需要宗教》一文,说得真是理直气壮!“中国人不信神,但是中国人敬畏道。”此语直入中国传统文化之堂奥。吾引而申之曰:

      “道”是中国人的“上帝”,但它不象西方人的“上帝”那样超越自然界,而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事事物物中。对于“道”,通常情况下百姓是日用而不知的,他们只是凭其天赋的“德性”而行其“率性”之事而已。然“率性”之事已有“道”在,“道”即寓于百姓日常的“率性”之事中,故曰“率性之谓道”也。

       然则,为何道家要以“为道”为己任,儒家要以“谋道”为志业也?

       因为在道家和儒家看来,人类虽然生而有天赋之“德性”,此“德性”即阳明等心学家所谓“本心”、“良知”也,但是,人类除了先天地具有“德性”以外,还先天地具有为其自身气质所决定的“气性(气质之性)”,此“气性”一经受到外物的刺激便生起“五情”(或曰“七情”)。“五情”易为外物诱惑而促使人为“恣情纵欲”之事,如是舍其“德性”而逐其“情欲”,则势必至于使“良知”迷失于“贪欲”,乃至于出现“大道不行”而“人欲横流”这种为“天道”所不佑、“天理”所不容的人类悲剧。

       道家所以要“为道”,儒家所以要“谋道”,都是在“人欲横流”的悲剧发生之初而趋向于“人将相食”的严峻情势之下,其“为道”、“谋道”的意义就在于唤醒人类固有的“良知”,使原本日用而不知的百姓能自觉的“尊德性”,而常行其“率性”之事,如此万事不离乎“道”,是道家之谓“复命”,儒家之谓“归仁”也。

       当此 “人欲横流”之世,亦有“人将相食”之势,则道家之“为道”,儒家之“谋道”,可无后继其事业者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258773.html

上一篇:哲学追问:以什么标准来区分“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
下一篇:让鲁迅兄弟反目成仇的日本女人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刘玉平 刘进平 张星元 吴飞鹏 迟菲 刘畅 吕乃基 李志俊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