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鸿飞先生博文《挟“土”自重与挟“洋”自重 》,见有[游客]达呀达 先生之评语:“ 此篇博文,能够入选博文精选,算是科学网开埠以来,最佳精神安慰奖了. 没啥过不去的坎,开心点,没有任何人是不可替代的,少了谁,地球都照转。”博主回复:“没有我的地球,在我看来大概是不值得转的。”对鸿飞的这句回复,有网友看了不舒服,但在我看来,所谓“没有我的地球,在我看来大概是不值得转的”,恐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的反映。我想,这可能是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这观点类似于心学家王阳明的下述观点:
“充塞天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守仁:《传习录》下)
王阳明这番话与鸿飞所谓“没有我的地球,在我看来大概是不值得转的”,实属同类。犹言“没有我的灵明,地球转动,谁与评说?失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地球了。”如果确是如此,那末,它不过是表达了这样一种人生价值观:人生在世的意义,在于“为天地立心”[1],即以一种博大的心怀去体察天地之道,揭示宇宙之奥秘。这与张载、王阳明的思想是一致的,不过王阳明是把话反过来说:没有我,谁去体察天地之道,谁去揭示宇宙之奥秘?
本文无意于猜度鸿飞的话,也无意于对他的话作褒贬,而在于借此话题表达一个观点:学者要有“为天地立心”的志向和抱负。凭我的哲学本能,由鸿飞这一语,我可以体察到他的心怀和志存,虽然我的这种体察未必准确。但无论如何,作为学者,我们当有此志向与抱负。若自心以一己之利的得失、名的毁誉、事业的成败为转移,则不足以o为“大心君子”也。愿与学界同仁共勉。
[1] “为天地立心”由北宋理学家张载所说。《周易·复卦》有“天地之心”一语,张载解说为:“天地之心惟是生物。”(《横渠易说·上经》)则他所谓“为天地立心”之“心”是另有所指,乃指“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正蒙·大心篇》)的“大心”,即“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包容心,与“世人之心”相对。“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同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可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21371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