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初
论客家话书面表达6:客家话书面表达的词典(节选)
2025-2-18 09:47
阅读:1205

论客家话书面表达6:客家话书面表达的词典(节选)

 客家话.JPG

转摘自《客家话书面表达优化体系探析》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24年版

 

客家话书面表达体系的主要词语及释解(节选)

现代汉语词汇与客家话词语一一对应。以“—”表示对应关系;现代汉语词汇列在前,以宋体加粗形式表示;客家话词语列在后,以仿宋体表示。

......

B

把—Zhiāng

量词。现代汉语口语用“把”的量词,客家话较多用“”。例如,“一张刀”(一把刀)、“一张耒”(一把犁)、“一张弓”(一把弓)。

白天—日上Ngii Hàng

白眼—Wēn

表“对某人言行举止白眼相加、面有愠色”之义。例如,“其愠了你一眼,你莫再话了。”(他白了你一眼,别再往下说了。)

摆架子—大佬Tài Lǎo

表“以地位或资格高而对他人表现出高高在上或冷漠的态度”之义。此为形容词、名词通用。例如,“毋要坐到同人家讲事,莫该般大佬。”(不要坐着同别人说话,不要这样摆架子。)

摆脱—脱爪To Zǎ

表“从束缚、牵制、困难等状态中脱离”之义。类似现代汉语词语“脱手”的含义。例如,“惹上了以许事,毋晓焉般脱爪。”(沾上了这样的事情,不知如何才能摆脱。)

拌合—Lāo

表“多类物品混合在一起”之义。本字或为“摎”,本书作者建议使用常用字“络”。例如,“把以两碗菜络在一起”(把这两碗菜合在一起)。

帮衬—衬~Tèn

表“相互依托”之义。在“帮衬”相关的用语中,现代汉语口语中,多用“帮”,客家话中多用“”。例如,“衬下子手”(帮一把)、“衬阵”(邀约作伴)、“衬闹热”(人多好热闹)、“衬背”(跟随)。

傍晚/黄昏—挨夜子āi Yà Zǐ断暗边子Toān àn Biēn Zǐ

表“临近夜晚、日落左右”之义。例如,“日上尽在落雨,挨夜子只样敛。”(白天一直在下雨,傍晚才不下了。)

保留—Qiu

表“保留着仍在生长的事物”之义,不可用于“保留物品”等场合。例如,“毋剪头发,把其畜长来。”(不要剪头发,让头发长长。)再如,“以只番瓠畜到莫摘,畜老了留到作种。”(这个南瓜留着不要摘,养到它老了好作种子。)

宝气/出洋相—发保Fa Bǎo匏皮Pāo Pí作怪Zo Guài

表“语言或行为略带不合时宜的炫耀”之义。与“保里保气”是近义词。俗作“发宝”。本字应为“呆”。“呆”、“保”两个字同源,读音由此而来。“匏皮”,则借用葫芦皮厚的特征,以形容某人脸皮厚。例如,“你戴以许花无好看,莫发保。”(你戴这样的花不好看,别出洋相了。)

抱—Běng

表“用手臂抱住”之义。在“抱”相关的用语中,现代汉语口语中,多用“抱”,客家话中多用“”。例如,“捧孩息”(抱小孩)。

被—Bēn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语为受事者。本书作者认为,此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完全相同,建议使用同一用字,赋予其特定读音“Bēn”。

背靠背/紧挨着—两凭背Yǎng Pèn Bòi

表“两者背部靠着背部,用以形容离得很近”之义。例如,“我等的老家在两凭背”(我们的老家离得很近)。

背篓—篓公Lěu Gōng

本书作者认为,客家话词语中以“Gōng”读音结尾的词语,并非都是作词缀之用,相当部分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传承过程中,误作词缀传播。此词的“”表“大”之义,即比起其他型号的竹篓而言,背篓是最大的。

背脊/背部—背梁Bòi Neóng

表“背上部或背部骨架”之义。此处的“梁”的读音有所讹变。

~辈子/一生—世人Yi Shì Ngìn

表“一生一世”之义。例如,“以世人”(这辈子)、“下世人”(下辈子)、“前世人”(上辈子)、“世人”(一辈子)。再如,“其一世人冇过过好日子,驮了兜苦食。”(他一辈子都没有过过好日子,受了许多苦。)

本领—解数Hà Sì道艺Tào Ngèi

表“某人在某方面有些能力或方法”之义,与成语“浑身解数”中的“解数”的含义相同,类似北方话中的“有两下子”。例如,“该般难的题都做出来了,你真有解数。”(这么难的题目都做出来了,你真有两下子。)

鼻子—鼻拱Pì Gōng

俗作“鼻公”。本书作者认为,客家话词语中的以“Gōng”读音结尾的词语,并非都是作词缀之用,相当部分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传承过程中,误作词缀传播,此词即是一例。

鼻梁—鼻拱埂Pì Gōng Gèng

表“鼻子上端隆起部分,如同山埂”之义。例如,“鼻公埂底下有两只鼻公窿”(鼻梁下面有两个鼻孔)。

鼻涕—鼻脓Pì Neóng

古代汉语中“涕”本指“眼泪”。客家话此词更为准确。例如,“Sèn鼻脓”(擤鼻涕)。

比如/假如—着比Chò Bǐ

表“拿某事物作假设对象”之义。与“是话”是近义词。此词具有客家话用字倒置的特色。例如,“着比你是我,你会焉般做?”(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闭塞的—Sān

表“闭塞的、偏远山区的”之义,此处为名词、形容词通用。例如,“其的老家很山”(他的老家是一个很偏远的山区)。

必定/肯定会—座稳Cò Wěn座定Cò Tìn

表“肯定性的推测”之义。例如,“其座定会去”(他肯定会去的)。

~边/~片—~析Sa

表“以某标志物为分界,划分为两部分或多部分”之义。例如,“以析”(这边儿)、“该”(那边儿)、“左向以析”(左边这片儿)、“你座哪析”(你选择那一边?)

边沿—沿Xién

表“某物品或某场地的边沿部位”之义,本字或为“舷”。本书作者认为,为便于现代汉语读者理解,建议采用“沿Xién”来表达。例如,“只坐到凳子沿上,易得跌倒。”(只坐在凳子的边沿上,容易跌倒。)

蝙蝠—夜蝙蝠Yà Biěn Fu

本书作者认为,此词或为“檐蝙蝠”音转而来。

变声—打哑声Dǎ aa Shiāng

表“青少年处于变声期声音嘶哑”之义。俗作“鸭公声”,显然为“哑声”讹变而来。本书作者认为,凡是字词中包含常见动物、但语义与该动物无关的词汇,多数都是由近音词语讹变而来,此为一例。例如,“会成大人了,架势打哑声了。”(快成大人了,开始变声了。)

变来变去/阴阳怪气—依风两斜Yī Féng Ngiǎng Siá

形象表“一会儿一个想法,故意变来变去,如同树枝取向因风而变”之义,亦表“举止阴阳怪气”之义。例如,“老妹总是依风两斜,一下子话上街,一下子又话毋去了。”(妹妹总爱变来变去,一会儿说上街,一会儿又说不去了。)

表兄弟—老表Lǎo Biǎo

用于对姑表兄弟、姨表兄弟间的称谓,也用于不认识场合对于年龄相近者的称谓,不得写作“老俵”。例如,“老表,请问以个档下焉般去?”(老乡,请问这个地方怎么走?)客家话中词语的“”,多用于称谓同辈年龄相近的人,例如,“老妹”(妹妹)、“老弟”(弟弟)、“老庚”(同年者)。

鳖/王八—脚鱼Jo Ngié

别/不要—

表“请不要”之义。在“别、不要”相关的用语中,现代汉语口语中,多用“别”,客家话中多用“”。例如,“以兹莫食烟”(在这里,请不要吸烟。)

别人/他人—人家Ngín Gā

表“非特定指称的他人”之义。例如,“先莫收碗筷。人家还在该兹食稳。”(先不要收拾碗筷,还有人还没有吃完。)

冰凌—凌梗Lèn Guǎng

表“冰锥、冰柱、冰挂如同冰做的树梗”之义。例如,“屋檐边子挂了该般多凌梗。是屋上的雪融了,流下来的雪水冻成的。”(屋檐上挂了好多冰凌。是房子上的雪化了,雪水流下来冻成的。)

伯父—大伯Tài Ba

客家话中,“伯”、“百”、“陌”、“柏”等皆从“白”音,韵母为“a”。古诗词中,相关字的韵脚均为“a”,与客家话相同。例如,唐代李贺《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Pa。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Ma

伯母—伯母Ba Mēi

称谓伯父的妻子,也用于称谓伯辈女性亲属。“母”及作为汉字表音部件,古代汉语中有“mei”的读音。

捕兽具—Tia

表“一种捕兽装置,野兽误入后将自动被捆住”之义,亦表“此种捕兽方式”。此为动词、名词通用。例如,“在山上装了缔,去缔麂子。”(在山上装了捕兽装置,用来捕捉麂子。)

不—Ngú

客家话中,作为否定的常用词“Ngú”,一般客家话文献中都写作“唔”。其实,只要关联性地考虑,客家话中读“Ngú”音的字,如“五”、“吴”等,就很容易确定客家话否定词的本字应为“无”。写作“唔”,毫无道理,毫无必要,语义上没有任何关联性,“唔”的读音“”也没有更接近于“Ngú”的读音。本书作者建议:形容词、副词之前使用“”。例如,“我无太欢喜以门课”(我不大喜欢这门课程)。

不—Ngú

客家话中,作为否定的常用词“Ngú”,一般客家话文献中都写作“唔”。语义上、读音上来看,毫无道理,毫无必要。本书作者建议:动词前后使用“”,与形容词、副词之前使用“”有所区分。例如,“去!”(我去!)

不必—毋使Ngú Sǐ

表“即使~,也不~”之义。例如,“毋使学老师听,我也毋去。”(不必告诉老师,怎么样我也不会去。)

不必了/用不着了/省得/以免省使Sǎng Sǐ

表“由于条件变化而不必去做原定之事”之义。例如,“我等出去食饭,省使自家舞饭食了。”(我们出去吃,省得自己做了。)

不成/不成功—谢了Siá Lǐ懈了Siá Lǐ

表“期待中的某事,结果没有达成”之义。与“塌钵”是近义词。例如,“其话的该宗事懈了”(他说的那件事不行了)。

不的话—毋时Ngú Shí毋使Ngú Shí

表“如果不~,就”之义。例如,“你毋时,我学老师听。”(你不这样的话,我告诉老师去。)

不抵事—毋遮挖Ngú Zhe Ye

表“与要求相比,实际过少而基本不起作用”之义,此处的“Ye”为“凹陷”之义。例如,“肚饥得该般狠,一只包子毋遮挖。”(饿得这么厉害,吃一个包子根本不管用。)

不逗留/去一下—打转身Dǎ Zhoǎn Shēn

表“到某一地方去一下快速返回”之义。例如,“我去厂子打一转身”(我到工厂去一下,马上就回来)。

不敢—冇本事Máo Běn Sì

表“没有胆量去尝试某事”之义。例如,“我使,冇本事开摩托车。毋像其,何者车都有本事开。”(我呀,不敢开摩托车。不像他,什么车都敢开。)

~不动—~毋进Ngú Zìn

表“物品过于结实,通过某一动作难以使之改变”之义。例如,“肉很硬,牙齿食毋进。”(肉太硬了,牙齿咬不动。)再如,“喊其跌点子价,舞毋进。”(让他砍点儿价,但砍不动。)

不端庄/举止失范—无庄相Ngú Zoi Siang

表“某人行为举止有违正常礼仪”之义,通常用于严厉批评调皮行为的孩童。例如,“坐就好好坐,莫无庄相。”(坐端正了,不要坐没有坐相。)

不敢当/不敢承受/失礼—淆了Xiāo Lǐ淆礼Xiāo Lǐ

对长辈或上级礼让自己时的回应,表“乱了礼数,叫我如何承受”之义。例如,“淆礼!还要你老人家同我筛茶。”(你老人家给我倒茶,真不敢承受!)

不会—毋会Ngú Wòi

表“没有能力完成某事”之义。例如,“以道题,我毋会做。”(这道题,我不会。)

不会吧—冇该般多Máo Gǎn Dō

表“听闻某一消息后,不敢相信,认为不会是那样的吧”之义。例如,“冇该般多哟,今晡会落雨?”(不会吧?今天怎么会下雨呢?)

不会的—毋得Ngú De

表“承诺不会去做某事”或“判断不会出现某种情况”之义。例如,“今晡会落雨吗?毋得!”(今天会下雨吗?不会的!)

不见了/丢失了—冇盍了Máo Hei Lǐ

表“之前存在的某物或某人找不到了”之义。例如,“我的钱冇盍了”(我的钱找不到了,可能是丢失了。)

不讲究/不摆谱—撇脱Pie To

表“不讲排场、不计较礼数”之义,亦表“为人大大方方”之义。例如,“以个领导很撇脱,冇何者官架子。该个后生也撇脱,毋怕生当。”(这个领导很随和,没有什么官架子。那个年轻人也很大方,不怯不熟悉的场面。)

不讲卫生/脏兮兮—涎状Yè Zhei

    表“不讲卫生或不修边幅”之义。例如,“以个人很涎状”(这个人不讲卫生)。

不仅—无单是Ngú Dān Hì

表“不仅所知范围,而且涉及更大范围”之义,例如,“无单是以栋楼停电了,四向的楼都停电了。”(不仅是这栋楼停电了,周围的楼都停电了。)

不靠谱—Shéi

表“某人办事不靠谱”之义,此为动词、形容词通用。本字或为“悬出”。例如,“该个人做事蛮赊,莫该般信其。”(那个人办事不是很牢靠,不要那样相信他。)

不客气—莫至礼Mò Zhì Liī毋使拘礼Ngú Sǐ Jiī Liǐ

一般作为对对方恭敬言行的回应用语,表“不必这么礼数周全地相待”之义。例如,“多谢你相帮!莫至礼,应当的,应当的!”(谢谢你的帮助!不客气,我应当做的!);再如,“请食茶!莫该般至礼!”(请喝茶!不要这么客气相待!)

不理睬—毋睃Ngú Soi毋觑Ngú Chī

表“不理睬,懒得看他一眼”之义。例如,“该个人真得人恼,我无愿睃其。”(那个人真令人讨厌,我不愿理睬他。)

不起作用/不管用—空的Kòng Gi

表“白白地用尽办法,也没有达到目的”之义。在“白白地”相关的用语中,现代汉语口语中,多用“白”,客家话中多用“”。例如,“其求了该般多人相帮,也是空的。”(他求了那么多人帮忙,结果也没有起作用。)

不确定/尚不好说—话毋成的Wà Ngú Zhiàng Gì

表“在目前条件下尚无法明确确定”之义。例如,“于今还话毋成的,要等上部的通知。”(现在还无法明确,要等上面的通知。)

不然/不然的话—无是使Ngú Hì Shí

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会……”之义。此词有客家话用字倒置的特征,表“假设”的“使”放在“无是”之后。例如,“无是使,我就昼盍了。”(不然的话,我就晚了、迟到了。)

不认账—Piě

表“赖账、耍赖”之义。此为形容词、动词通用。在“耍赖”相关的用语中,现代汉语口语中,多用“赖”,客家话中多用“”。例如,“你打赌输了,又毋认。真痞!痞盍我10块钱。”(你打赌输了,又不认账。真赖皮!赖了输给我的10元钱。)

不如/抵不上—无当Ngú Dāng

表“比不上后面所说的事物”之义。例如,“我等做一个月,无当人家一工。”(我们做一个月,抵不上人家一天的工夫。)

不是—无是Ngú Hì

用于作“否定”的判断。例如,“其无是客家人”(他不是客家人)。

不舒畅—无自在Ngú Cì Cài

表“不快乐、不舒适”之义。例如,“其冇考好,心里无自在。”(他没有考好,内心不太畅快。)

不像样—无像Ngú Ciàng

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亦表“不像话”“不成样子”“不行了”之义。本书作者认为,“Ciàng”似为“像SiàngYàng”连读而来。

不省人事—毋知人事Ngú Dī Ngín Sì

    表“失去知觉”之义。例如“其病得毋知人事了”(他病得不省人事了)。

不消说—冇得话的Ngú De Wà Gì

    表“好得挑不出毛病”之义。例如,“以兹的风景真靓,冇得话的。”(这里的风景真漂亮!)

不用/不要—毋要Ngu-moi

本书作者认为,此词似为“Ngúm”与“ōi”的连读。例如,“要用以个东西吗?毋要!”(要用到这个东西吗?不用!)再如,“你想要以个吗?毋要!”(你想要这个吗?我不要!)

不愿管—冇该般健Máo Gǎn Qièn冇该般闲得Máo Gǎn Hán De

表“没有工夫、没有精力去管那样的闲事”之义。例如,“其等两个人天天吵啜,你毋管下子?冇该般闲得,莫睃其等。”(他们两个人天天吵嘴,你不管管?我才没有工夫去管闲事,别理他们。)

不知不觉—毋惊觉Ngú Jāng Go

表“某事或某种情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之义。例如,“毋惊觉就天光了”(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不知所措/无从入手—冇门头Máo Mén Téu

表“对于某件事物不知如何入手、如何应对”之义。此处“门头”,或为“进入门户关键所在”的引申之义。例如,“该般难的事,我使,真冇门头。”(这么困难的事情,对我来说,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处理。)

不走运—背时Pì Shí

在“时运”相关的用语中,现代汉语口语中,多用“运”,客家话中多用“”。

不正/歪/变形—NgáoNgói

表“理应正、直的物品或其部件发生了偏转或变形”之义。例如,“以扇门板翘了”(这块门板变形了)。再如,“墙上的相框挂翘了”(墙上挂的相框挂歪了)。

~步—~脚Jo

表“行走的步数”之义。在表“脚步”相关的用语中,现代汉语口语中,多用“步”,客家话中多用“”。例如,“疾行几脚”(快走几步)。

 ......

 

引文格式:钟茂初.客家话书面表达优化体系探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4.

https://item.jd.com/14362433.html

https://product.dangdang.com/29830577.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钟茂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51036-147362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