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政
让人无“意识”的文章— 读博导蒋毅 《人类为何需要意识?》有感
2014-2-20 06:34
阅读:3566
标签:读书, 文章, style, file


左绕又绕玄洞深,意识真身何处沉。

前翻后翻读者苦,吹尽狂沙不见金[1]

 

博导蒋毅的“人类为何需要意识?”是我订阅《科学画报》以来读到的最差科普文章:1、人类的需要具有目的性,标题让读者以为“意识”是人类动机的产物。这不符合心理学各分支学科关于意识如何产生的共同观点。2、这是一篇译文痕迹很重的文章,这样赐给中国读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成本,不符合科普刊物的宗旨。3、“意识”是个多义词,心理学各派和哲学虽然对“意识”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被框在“意识”的语义内。文章可以大略给出不同的定义,不必说很难定义而必须根据意识的功能等才能给出定义。4、文章说应当根据意识的功能给意识下定义,是犯了逻辑错误。不知“意识”是什么,如何给其定功能?5、文章关于哲学认为意识的属性是“主体性”的观点的也是错误的。6、我前翻后翻好多次,才从字里行间大概猜出作者说的“意识”不过是心理学科中认知心理学流派对“意识”的看法。7、作者的做法很容易误导科普读者以为他的说法就是一种普适性说法。  

文章对我而言唯一的好处是,让我在阅读的痛苦中,被迫在生病的半过多月中阅读了心理学史、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中英文心理学辞典、以及物理学诺奖得主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等书籍,不至于被“人类为何需要意识?”糊弄成对“意识”无“意识”。

2014/1/7,修改于2014220日星期四

 


[1]和刘禹锡《浪淘沙》韵: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唐时歌曲名,漉(音路)-过滤,始-终于。刘禹锡(元772-842年,唐)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文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6608-76905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