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
穿越羌塘 精选
2025-10-1 07:35
阅读:6541

1.jpg

穿越羌塘

初秋的狮泉河镇,黎明在稀薄的空气中苏醒。这座阿里地区的首府,曾经是荒凉的红柳滩,如今已高楼林立、绿柳成排,但清晨的寒意依然不减高原的本色。真正的那条狮泉河,即森格藏布从冈底斯山脉奔腾而下,穿过城市,河水清澈而湍急,在晨光中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我们刚刚结束了在阿里地区札达盆地的野外考察工作,需要开车把采集的化石和样品运送回去,从阿里到民丰是一条最合适的路线。由于将要穿越的羌塘高原216国道有568公里无人区,全程无加油站,所以第一天晚上只能住在最后一个居民点多玛乡。从狮泉河镇到多玛乡只有200多公里,因此不必太早出发,上午正好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

2.jpg

我们中午11点离开狮泉河,G219国道如一条黑色丝带,蜿蜒在冈底斯山脉与喀喇昆仑山之间。车窗外,山丘低矮却险峻,千姿百态,与道路之间是黄沙和戈壁的不毛之地,寂静得似乎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很快,我们便翻越了海拔5191米的拉梅拉达坂,这是进入日土县的第一个山口。山口的风异常凛冽,吹得经幡猎猎作响。日土县属于高原湖盆区,南北高,中间低,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

翻过达坂后,周遭的荒原景致逐渐被湿地景观所代替,河流弯弯,水平如镜,倒映着远处的山体,这是大自然馈赠的生命乐园。流水在湿地上形成宁静的湖泊,映着灿烂的阳光,仿佛每一滴水都蕴含着高原的神秘力量。藏原羚、藏野驴在湿地边缘奔跑撒欢,为这片宁静的湿地增添了几分野性的生机。这里是黑颈鹤的天堂,优雅的黑颈鹤伸着长长的脖子在湿地上散步、觅食,一幅和谐安详的景象。湿地中,金黄的芦苇随风飘拂,菖蒲、青藏野青茅、碱茅、赖草以及藏西嵩草间杂其间,在初秋的阳光下绚烂而明亮,像一幅印象派的油画。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等鸟儿从草丛中钻出来,饮水照影,而后翩翩起舞,声鸣于天。湿地旁的草场原本是骏马自由驰骋的天堂,但现在牧民都骑着摩托驱赶羊群,把一望无际的绿野还给了这片土地的主人——藏野驴。

3.JPG

离开日土县城,再前行15公里,便看见班公湖如一颗蓝色宝石镶嵌在高原之上。这个狭长的湖泊最神奇之处在于东淡西咸的独特水质,中国境内的东部湖区为淡水,水色碧绿清澈,能见度极高。因受日照强度、水位深度、光线亮度等因素影响,湖水呈现墨绿、淡绿和深蓝等各种颜色,十分奇幻美妙。此时正值初秋,是班公湖最热闹的季节。每年的5-8月,成千上万的鸟儿在湖中的鸟岛上繁衍后代,场面壮观。我们看到斑头雁集群于此,膘肥体壮,在湖面翱翔游弋。成群的红嘴鸥或于天空盘旋、或在水中休憩,为这片静谧的湖水增添了几分生气。远处雪山点缀,四周群山环绕,构成了西藏的绝美画卷。

4.JPG

我们并未在班公湖久留,沿着G219国道继续前行,地势总体平坦开阔,地形地貌变成了浅缓的山丘土峰,密布在半砂半草的戈壁荒漠中,一直绵延不断。又行驶百公里之后,在下午抵达多玛乡。多玛乡是这片荒原中的绿洲,海拔4470米,周围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四周的山峰虽不太高,但峰峦叠嶂,丘壑纵横,姿态甚为瑰丽。这里是进入羌塘无人区前的最后补给点,最重要的是要为我们的越野车加满油,一滴都不能少。

我们住在当地的一家小旅馆,店主热情好客,给我们讲了很多多玛乡和新藏线的情况,并给我们推荐了一家我的宜宾老乡开的川菜馆。多玛乡的夜晚格外宁静祥和,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璀璨的星空。可惜天气多云,虽然我们把车开到很远的地方避开了灯光的干扰,但只能看到散落的星星,没有连绵的银河。

旷野寒流扫纵横,何方喘息驻征程?

星河欲语风先咽,暗月残云梦不成。

第二天凌晨就出发,虽然我们是单车,但跟我们一样心急的上路者不少,所以并不孤单。尤其这一段是去往叶城和民丰两个方向的共有路段,路上相当热闹。我开始认为前面是无人区,早上还不会有车过来。其实不然,很多大货车的师傅晚上就睡在车上,因此他们不必考虑无人区无法住宿的问题,一直在路上奔忙。我们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开始翻越红土达坂,这是G219全线官方标注的最高垭口,海拔5380米。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空气变得愈发稀薄,气温也急剧下降。窗外的景色从草原逐渐变成了荒漠,远处的山峰被白雪覆盖,显得格外冷峻。这片红土就像赤色砂岩形成的幻彩丹霞,凹凸起伏、绵长宽广,一路伴随草原秋色延伸近20公里。站在这片赤色的高原之巅,狂风呼啸而过,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密语。眼前是无尽的荒野和肃穆的雪山,天地间的壮美让人震撼不已。

5.jpg

翻过红土达坂,正式进入羌塘高原,这片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空气稀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近处的湖泊星罗棋布,而放眼望去却是空旷而苍凉。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自然博物馆,每一处景色都让人叹为观止。这里被人类定义为真正的“生命禁区”,但却是高原野生动物的天堂。藏羚羊、藏野驴时有所见,它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由驰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快到松西达坂之前,公路出现了一个岔道。左边是继续沿219国道前进,即传统的新藏公路,向北到达新疆的叶城。而我们将走右侧,沿519省道向东寻找216国道。虽然没能去体验海拔5248米的松西达坂,但我们向东的路也一直在5000米以上。并且,羌塘高原在这个岔路口奉献了壮美的龙木错,作为对不畏艰险的奖赏。

龙木措被当地牧民称为“昆仑眼泪”,鲜少出现在常规旅行地图上,却藏着西部荒野最纯粹的壮阔。从车窗望过去,一片钴蓝色便猝不及防地撞进眼底。龙木措被连绵的冰峰环抱着,湖水像一块被雪山打磨过的蓝宝石,镶嵌在苍凉的羌塘高原。风裹着冰川的寒气掠过湖面,掀起细碎的涟漪,阳光洒在水波上,折射出银箔般的光泽。湖的北岸,是连绵的现代冰川,冰舌直抵湖畔,冰体泛着淡蓝色的幽光,像是从远古走来的巨人,静默地守护着这片湖水。高原的天气瞬息万变,看着看着,云层渐渐厚了起来,阳光透过云缝在湖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的雪山被云雾缠绕,只露出尖尖的山巅,像是漂浮在半空的仙山。湖水随着光线的变化不断切换色调:从钴蓝到浅青,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车后。

60.jpg

离开了龙木措,车窗外的景色又渐渐变回了戈壁与碎石山,但脑海中始终放映着那片钴蓝色的湖水。龙木措没有西湖的婉约,没有洱海的浪漫,它有的是西部荒野独有的壮阔与纯粹,是冰川与湖泊交织的自然奇迹,也是能让人卸下所有疲惫的心灵栖息地。或许,这就是高原湖泊的魅力——它不刻意迎合谁,只是以最本真的姿态存在着,却能在不经意间,给人留下最深刻的感动。还没等我们在龙木错的回味中转过神来,又一座湖泊出现在路的右侧。我们正好停下来活动一下坐得有些麻木的双腿,就在马头湖畔。

单车越莽荒,雾盖野茫茫。

雪岭千秋白,冰湖万点光。

云低侵牦背,草浅没蹄霜。

欲与苍鹰共,悠然过险冈。

手机信号早已彻底隐没,而马头湖正藏在无人区深处,以一种不与世人争辉的姿态,守着羌塘独有的苍茫与静谧。这一汪碧蓝色的湖水不知是不是因为形状像一匹昂首嘶鸣的骏马,所以被称为马头湖了。这里连一只飞鸟的踪迹都很少见,只有风在湖面掀起细碎的涟漪,将远处的雪峰倒影揉碎又复原。湖畔还能看见一片片低矮的紫花针茅,我们下车朝湖边走了几步,脚下的土地松软而干燥,每一步都能踩出浅浅的脚印。湖水清澈得惊人,能清晰看到水下细小的卵石和缓慢游动的高原裂腹鱼,它们在这片与世隔绝的水域里,繁衍出独有的生存轨迹。阳光格外刺眼,洒在湖面上,折射出粼粼的光,远处的雪峰在光影里忽明忽暗。忽然,一阵低沉的蹄声从远处传来,转头望去,一群藏野驴正沿着湖岸缓缓走过,它们毛色棕褐,体态矫健,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片土地的寂静,只是偶尔抬头望一眼陌生的我们,便又低头啃食地上的青草,步伐从容得不愧是这片荒野的主人。

700.jpg

我们不能久留,还要抓紧赶路。由于没有手机信号,所以导航也不起作用。虽然知道前行就是216国道,不过在没有看到前,还是有些不放心。左一个右一个的高山湖泊,宛如宝石镶嵌在荒原之中,远处的藏原羚像撒落的墨点,转瞬便消失在低矮的芨芨草丛中,但我们都不再关注,只等一个关键的湖泊出现。那就是月牙湖,519省道与216国道的汇合处。也不需要导航,当远远看见许多大卡车停在一处,视线尽头,一道弯弯的银蓝弧线嵌在黄褐色的大地间,像极了夜空中被裁下的半轮新月,月牙湖到了。我们也在这里停下来,拿出携带的干粮,就在湖边野餐了。

脚下的土地带着午后阳光的余温,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们只能循着草地里隐约的兽蹄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湖边走去。沿途的红景天与雪灵芝贴着地面生长,叶片上挂着细小的沙粒,像是刚经历过一场风的洗礼。越靠近湖边,空气越显湿润,原本干燥的风里,竟透出一丝湖水特有的清冽。终于站在湖岸时,才看清它的全貌,月牙湖的湖水与前面的湖泊似乎有些许的不同,并非均匀的蓝色。靠近岸边的地方泛着浅绿,像是掺了碾碎的翡翠,往湖心延伸,颜色渐渐转深,直至变成深邃的钴蓝。我找了块平滑的岩石坐下,在劲风穿过草叶的簌簌声和湖水拍打岸边的轻响中,匆匆吃完了午餐。

8.jpg

我们继续赶路,已经走在216国道上,虽然仍然没有手机信号,倒也不用开启卫星电话。因为现在一条道走到黑,天黑,就会到达民丰。而就在路的左面,天没黑,黑石北湖却先到了。这里是羌塘无人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地球第三极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四野已完全变成荒漠,连最耐干最耐旱的那些草都消失了。这里是百万年火山岩奇观的所在地,据说也是羌塘高原藏羚羊的夏季产崽地之一,但它们靠吃什么生存呢?只有蓝色的湖水、黑色的熔岩、白色的昆仑山脉,互相映衬亿万年岁月,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奇观。在黑石北湖南岸有七个保存较好的火山口组成的火山群,嶙峋的黑色火山岩在阳光下散发着神秘的光泽。远处,昆仑断裂带清晰可见,展示着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9.jpg

我们穿越了羌塘无人区,昆仑山越来越近。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山,也是雪域高原的脊梁。山脉连绵起伏,雪峰高耸入云,山顶终年积雪覆盖,晶莹洁白。在昆仑山的陪伴下,道路蜿蜒前行,仿佛在与这座古老的山脉对话。就在这时,突然看见公路右侧的一座山峰上的积雪形成一个巨大的“山”字,这是多么神奇的巧合啊!

10.jpg

很快,“新疆人民欢迎您”的标识牌出现在眼前,在5000多米的羌塘高原奔驰了一整天,该要下山了。一条自西南向东北的大裂谷切穿了高耸的昆仑山,公路开始持续下降,直到海拔3500米出现了离开多玛乡后的第一个服务区——苦牙克。刚好,我们油箱已到尽头,也还好,备用的油没有用上,看来公路的设计是合理的。苦牙克距民丰县城还有130公里,我们继续下降。

雪压峰巅路转斜,青苍骤落入黄沙。

一山分断千川色,已听胡杨唤暮笳。

正遇上强烈的沙尘暴,能见度越来越低,黄沙在路面上像波浪一样翻滚。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抵达民丰县,这座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县城,海拔下降到1200米。从雪域高原速降沙漠绿洲,全程海拔落差近4000米,让人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穿越。回首这两天的旅程,从狮泉河到民丰,我们跨越了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穿越了羌塘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被壮美苍凉的自然景观深深震撼。这里有圣洁的雪山、清澈的湖泊、广袤的草原、舒缓的河流,还有各种珍稀的野生动物。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穿越,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也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与脆弱,我们会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旅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邓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3751-1504286.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