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罗的海遗珍
在波兰的波罗的海之滨,有一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格但斯克(Gdańsk)。我对格但斯克的最初印象是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叫做但泽(Danzig):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战争期间,这座城市被严重毁坏,大多数古建筑遭受灭顶之灾。波兰战后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按原状重建,并恢复格但斯克原名。格但斯克不仅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对于一个古生物学工作者来说,更因其闻名于世的琥珀而倍感兴趣。格但斯克琥珀博物馆,这座坐落于城市中心的艺术殿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慕名者前来探寻琥珀的奥秘,感受时光与自然交织的魅力。
从古生物学上看,琥珀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分泌的树脂,经地质作用石化而成的树脂化石。天然的琥珀通常呈现不规则的块状,也有的为结核状、瘤状、小滴状等,大小色泽不一,透明或不透明,有类似松脂的光泽,硬度为2~2.5,性脆,密度约为1.05~1.09克/立方厘米,其主要成分为树脂酸,含少量琥珀酯醇、琥珀油等物质。当远古的植物树脂滴落后被掩埋在地下,经过千百万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最终形成琥珀。琥珀常常因为包含昆虫、植物等化石,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在世界上,最大琥珀产地就位于欧洲的波罗的海地区,包括德国、瑞典、波兰等国,此外,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缅甸以及中国东北和南方的云南、贵州、福建等地也有琥珀发现。
当我第一次站在格但斯克琥珀博物馆前,立刻就被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这座博物馆原来位于一座哥特-文艺复兴风格的旧时监狱塔内,监狱塔始建于14世纪初,原本是中世纪长街的前门,也是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历经岁月的洗礼,监狱塔见证了格但斯克的兴衰荣辱,如今,却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琥珀的传奇。将监狱旧建筑作为琥珀博物馆也特别有趣,因为监狱是将人囚禁其中,而琥珀就像一座动物的监狱,落入其中的昆虫等动物被时间封印,永世不能逃脱。不过,博物馆最近迁入了由一座古老磨坊改建的新馆,增加了更多的展出面积。
走进琥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陡立的楼梯,大面积的镜子和灯光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氛围,仿佛置身于盗梦空间之中。楼梯旁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古老的照片和绘画,记录着格但斯克的历史变迁以及琥珀产业的发展历程。这些珍贵的资料,让观众在还未真正欣赏琥珀之前,就对这座城市和琥珀之间的渊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一楼是琥珀世界的序曲,在博物馆的商店区域,这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琥珀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从精美的琥珀首饰到造型独特的琥珀工艺品,每一件都散发着迷人的光泽。与其他地方的琥珀商店不同,这里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品质也更加优良,毕竟是博物馆官方售卖的商品,在质量和真伪上都有着严格的把控。
仅仅是随意浏览欣赏着这些琥珀制品,就已经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巧夺天工。琥珀的颜色丰富多彩,有金黄如蜜的金珀,有红似火焰的血珀,还有洁白如雪的白蜜蜡。它们或透明,或半透明,内部包裹着的昆虫、植物等内含物,仿佛将远古的时光凝固在了这一刻,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在商店的一角,我看见一位工匠正在现场制作琥珀饰品,他专注的神情和熟练的技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块琥珀原石,先用工具将其打磨成大致的形状,然后再用精细的砂纸进行抛光处理,最后镶嵌上银质的边框和配件,一件精美的琥珀吊坠就诞生了。看着这块原本粗糙的原石在工匠的手中逐渐变成一件艺术品,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了琥珀加工的魅力所在。
对我来讲,琥珀的饰品只是看看而已,最重要的是观察琥珀的原始材料,尤其是包含动植物化石的标本。这样的展品都陈列在博物馆的二楼和三楼,那真正是琥珀的奇幻之旅。
仍然沿着螺旋楼梯来到二楼和三楼,当然,也可以坐电梯直接上来。不过,怀着对琥珀的期待和神秘,从楼梯一步步踏入作为整个博物馆的核心部分的琥珀展览区,带着一点朝圣的氛围。果然,一进入展厅,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展柜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琥珀展品,从原石到各种工艺品、中世纪藏品,从琥珀的历史到制作工艺,应有尽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琥珀的奇幻世界。但这些我都匆匆掠过,而直奔在众多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蜥蜴琥珀。
这块包含蜥蜴化石的琥珀被单独放置在一个独立的展柜中,周围配备了专业的灯光和显微镜设备,以便游客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它的细节。在显微镜下,蜥蜴的身体每个部位都清晰可见,它扭曲的头部和微微向上弯曲的胸部,仿佛在诉说着它被树脂包裹住的那一刻所经历的挣扎和痛苦。据介绍,这块蜥蜴琥珀形成于4000万年前,1997年6月在格但斯克的一个沙丘附近被发现,是波罗的海的第二枚保存有蜥蜴肢体的琥珀,全世界也不过十来枚,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除了蜥蜴琥珀,博物馆里还收藏了许多其他珍贵的含动物化石琥珀。这些琥珀中包裹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尤其以昆虫为多,如蚊子、苍蝇、蚂蚁等,还有蜘蛛等其他动物,它们在琥珀中栩栩如生,仿佛还保持着当年被树脂包裹时的姿态。每一块含化石琥珀都像是一个微观的世界,记录着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于科学家们研究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波罗的海琥珀化石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包括动植物化石的许多新发现。
德国研究人员在波罗的海琥珀中发现了始新世4400万年前的毛毛虫化石,这是首次在波罗的海琥珀中发现大的鳞翅目昆虫幼虫化石,且属于大鳞翅亚目尺蛾科中的新属种。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发现了5000万年前的昆虫外壳化石,推测该昆虫为了避免被黏性树液粘住,迅速剥离了自己的外壳。
研究人员已从波罗的海琥珀中发现了至少14种灭绝已久的扁形动物门中阿拉德斯扁平虫(Aradus)的化石。扁平虫具有极其扁平的身体,这使得它们能够很好地适应在死树的树皮上或树皮下面的生活。它们主要以真菌的汁液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有助于分解真菌物质,促进物质循环。
研究人员发现了保存在波罗的海琥珀中已知最大的化石花,其直径达28毫米,是其他化石花的3倍。该化石花可追溯至将近4000万年前,最初被命名为科氏紫茎(Stewartia kowalewskii),后经花粉分析,发现它与亚洲的山矾属物种是近亲,遂重新命名为科氏山矾(Symplocos kowalewskii)。
通过对波罗的海琥珀中完整的冬青雄花化石研究发现,其与现存的冬青雄花非常相似,但可能代表了从主干分支出来的灭绝分支。这一发现对冬青属在新近纪晚期从东亚亚热带地区中心起源并扩散的假说提出了挑战,表明冬青在始新世从亚热带亚洲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波罗的海琥珀中的物种属于冬青冠群的可能性不应被忽视。
这些形形色色的琥珀是怎么得来的呢?波罗的海琥珀的采集方法丰富多样,涵盖了从传统的手工采集到现代化的机械开采等多种形式。从古至今,每当暴风雨过后,琥珀会随着沙子、海藻和碎木块一起被冲到岸上,人们可以直接在海滩上搜寻琥珀,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采集方式。在波罗的海沿岸水域,人们还会使用渔网打捞琥珀,这种方法在历史上就已存在,至今仍在使用。不过,这种方式捞到的通常是小颗粒琥珀。到现代,甚至有工业化的露天矿开采: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桑比亚半岛,有世界上最大的层状琥珀矿床,这里使用挖掘机移除琥珀矿床上方的土层,直到露出琥珀矿床,然后通过传送带或管道将琥珀运输到加工厂;而在波兰北部,由于琥珀矿床较浅且呈透镜状,所以常使用液压钻孔法,将定向水流冲洗地面使其形成漏斗状,通过手动操纵杆把引导水流的柔性软管插入土层中,再使用挖掘机从水下挖掘琥珀矿床,最后通过传送带将其运送到一组筛子中,分离出琥珀碎块。
看过含化石的琥珀,我再回头去欣赏博物馆里的许多精美琥珀工艺品。有一件制作于1724年的大型琥珀首饰盒,周身由琥珀打制而成,盒上镶有形状、颜色各异的宝石,绚丽夺目。盒中嵌有十个精致的小抽屉,每个抽屉都可以分别打开,里面或许曾经存放着主人最珍贵的珠宝首饰。这件首饰盒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琥珀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还有一把琥珀小提琴,它的琴身由琥珀制成,琴弦则是用羊肠线或金属丝制成。当光线照射在琴身上时,琥珀的光泽与琴弦的反光相互交织,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气息。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能够用这把琥珀小提琴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视听盛宴啊!
在展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些关于琥珀历史和文化的介绍展板。原来,琥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年,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奥德赛》中就有提及琥珀的文字记载。在古罗马时期,一小枚琥珀的价值甚至超过一名健壮奴隶的身价。波兰人有着悠久的琥珀文化,琥珀加工也是举世闻名。早在中世纪,格但斯克就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琥珀集散地,从这里出发的“琥珀之路”,将琥珀运往欧洲各地,架起了地中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桥梁,其重要性堪与丝绸之路媲美。
然而,博物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展示上,还通过一些现代的展示手段,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在展厅的一角,有一个多媒体互动区域,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了解琥珀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琥珀加工技术以及琥珀在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博物馆希望大家认识到,琥珀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文化遗产,它还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琥珀或许还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观完走出格但斯克琥珀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座博物馆不仅让参观者欣赏到琥珀的美丽和神奇,更让大家了解了琥珀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琥珀,这种由大自然孕育而成的有机宝石,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和人类的精心雕琢,成为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博物馆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琥珀的珍视,到中世纪“琥珀之路”的繁荣,再到现代琥珀产业的发展,琥珀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它也让观众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那些精美的琥珀工艺品,无论是首饰盒、小提琴还是各种虫珀,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离开博物馆的那一刻,我回头望去,塔楼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庄重。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建筑,将继续守护着这些珍贵的琥珀展品,向更多的人讲述琥珀的故事。而我,也将带着这份对琥珀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将这次难忘的参观经历永远记忆在心中。如果你也对琥珀感兴趣,那么一定不要错过格但斯克琥珀博物馆。在这里,你将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琥珀之旅,感受大自然与人类文明共同创造的奇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0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