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基金不给申请人一个网络答辩机会
喻海良,2016-1-16
昨天看了博文《美国的基金申请》,突然想起前几天,坐火车碰见一个朋友,他说在大学里面,一个人只要想好好干,年前都没有绝对轻松的。他说,他也在忙着准备基金申请材料。记得前些天我曾感叹,《2016年假期不写基金,10年来最轻松一年》。今年学校给我休了很长的一个假期,从12月1日到2月初。往年这个时候都在忙着写基金,然而,今年却是陪孩子。当然,最近几天,又开始动了心思……
不在国内这几年,国内基金申请变化很大。一方面资助额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人力资源费用比率增加很多,当然还多了优青,这些都是往好的地方发展。然而,我觉得还有一个地方值得参考澳洲基金申请的做法,那就是多给申请人一次答辩机会。
基金评审,总体而言是公平公正的。但是,公平、公正不代表就不存在评审专家的“个人偏见”。因为,只要是人评审,就一定会存在着“偏见”。我去年写了一篇论文,最近收到评审建议。很感谢期刊编辑给予了修改的机会。然而,其中有一个评委的建议比较差,其中他认为:之前可能已经有人发表过和我研究内容相似的结果。然而,他没有给出参考文献,只是建议让我自己去检索。看到这个建议,一下子都茫然了。心想,难道这么不巧,在外审这几个月就有人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于是我通过SCOPUS和Google去进行检索。后来发现,完全没有人发表过相关工作。幸亏其他审稿人给予的评价较高,否则,这位专家一个“拍脑门”的评价,我连个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枪决了。
基金评审,这样的可能性是更大的。我记得有一个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是某某学校的老师,他基本上都不给予通过。还曾了解一些人的心态,如果有人和他自己的研究内容或者方向差不多,基本上都不给予通过。试想,如果一个人的基金是被这种方式落选了,申请人的心情想想多难受。相反,如果基金委给申请人一个答辩机会,我想事情的发展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首先,现在硬件已经完全成熟了。现在基金评审都是网络了,也因此,申请人只需要登录自己的申请账户,理论上都能够看到评审建议。如果基金委滤掉专家门给予的推荐等级,只给申请人看到里面的建议。只要在网页上面增加一个对话框,申请人就可以针对评审人的意见给予回答。如果里面确实有专家存在偏见,申请人就可能通过答辩予以挽回。虽然说今年不中,如果自己觉得不错,可以来年接着申请。但是,浪费一年的时间,是非常非常之长的。
其次,这样的评审结果会更加公平、客观。很多科学问题,本来就存在争论。如果里面发生一派打压另一派的现象,通过答辩说明原委,让其他人员进行公断,应该会更加公平。如果是在答辩之后被枪毙了,申请人心理上一定更容易接受。相反,现在国内有一些项目,连外审建议都不知道,被枪毙了就枪毙了,申请人都不知道如何做进一步改进,确实让人不知所“错”。
第三,准备基金花时数月,写本子都不容易。上一篇博文中,我曾经感叹,一个基金的本子被枪毙了,如果不接着再申请,基本上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劳动或许会增加很多,但是,相对于申请人而言,绝对是轻松的。现在大家都在提解放科研人员,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如果减少他们重复申请的时间,应该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当然,为了节省时间,如果一个申请人的外审全是C及以下,就没有必要让他们答辩了。同样,如果全是A,也是不用答辩的。但是,如果介于两者之间,给予答辩机会应该更加合理。
相关专题:基金申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喻海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889-95077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