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ing5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ing56

博文

一个研究了1500年的定律

已有 6186 次阅读 2009-1-20 02:03 |个人分类:科学随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光子, 波粒二象性, 折射定律, 微粒说, 波动说

从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C.Ptolemy70-147到荷兰数学家斯涅耳W.Snell, 1591-1626),发现折射定律经历了近1500年。公元139托勒密测量了入射角和折射角,并把它们整理成一张表,显示入射角和折射角成正比。托勒密的错误直到900年后才被发现。阿拉伯的科学家阿勒·哈增(Al. Hazen,965-1038)重复了托勒密的测量,证明入射角和折射角之比是常数的说法是错误的。又过了500年,受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消息激励,从事多年光学研究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 Kepler, 15711630)作出新的努力。1611年,开普勒得到了折射定律的近似的经验表示,但他和阿勒·哈增一样,没有发现折射定律的精确表示。

斯涅耳从实验上发现了折射定律:在相同的介质里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余割之比总是保持相同的值。把折射定律表述为今天这种形式的是笛卡尔(R.Descartes, 1596-1650)。1637年,法国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根据光的微粒说,在较密的介质中的光速较大等三点假设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折射定律。因为对笛卡尔假设的怀疑,理论推导折射定律的问题引起了法国数学家费马(P.Fermat, 1601-1666)的兴趣。费马没有根据光折射的实验现象对光作任何假设,只是利用光是以有限速度传播的这一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用数学方法给出了折射定律的证明。费马的证明是令人信服的,得到结论:在较密的介质中的光速较小,与笛卡尔的假设相反,因此光的微粒说受到了质疑。在较密的介质中的光速较小的假设下,1678年惠更斯(C.Huygens,1629-1695)根据光的波动论解释了光的折射。面对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之争,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牛顿(I.Newton, 1642-1727)踌躇地选择了支持光的微粒说。牛顿的权威和物理学家们的偏见,致使接受光的波动说整整延误了一个世纪,直到佛科(J.Foucault,1819-18681850年实验测出光速在水中比在空气中小,光的微粒说才最后被放弃。

但是到了20世纪又有了新的微粒说。

1900年,普朗克(M.Planck,1858-1947)为了推导出与实验完全符合的黑体辐射经验公式,抛弃了能量是连续的传统经典物理观念,提出了能量不连续假设。1905年,爱因斯坦(A. Einstein1879- -1955推广了普朗克关于能量量子化的假说,提出了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用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1921年,爱因斯坦因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二十世纪以后,人们普遍地接受了光即是波也是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假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光子学”以及“光子学产业”受到极大关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6169-210815.html

上一篇:再谈“范跑跑”事件
下一篇:光速不变的假设为什么是科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