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宝联
混凝土质量纠纷从一审败诉、二审上诉到再审翻盘
2025-11-1 07:18
阅读:1499

image.png

搅拌站可以说是工程建设链条上的弱势群体,几个公开的案例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这里原因复杂,特别是法官律师都不深谙专业,加之主观认知往往不够全面,经常发生误判,有理一方也可能造成一审败诉!

对于搅拌站而言,在混凝土质量纠纷中经历一审败诉确实是个挫折,但这远未到终局。如何有效应对一审败诉、启动二审,以及在二审仍不利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出路,是关乎企业权益的关键。下面这份指南将为你梳理这条维权之路的核心步骤与策略。

一审败诉后的应对策略

面对一审不利判决,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以下步骤:

研读判决,找准问题核心

仔细分析判决书中法院是如何认定事实、采纳证据和适用法律的。

明确败诉的关键原因:是证据不足(例如,对方提供的鉴定报告被采信,而你方的质证意见未被采纳),还是法律适用争议(例如,法院对合同条款的解释不利于你方),或是存在程序瑕疵。

评估上诉价值与风险

与你的律师团队共同评估上诉的可行性、潜在成本(包括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等)以及改判的可能性。

特别关注:混凝土质量纠纷中,"28天标养强度" 虽然是GB/T 14902中判定强度合格的依据,但如果对方提出因 "钢渣等有害杂质混入导致混凝土后期强度倒缩" ,并试图以此否定混凝土整体质量,你需要准备技术层面的反驳,并考虑引入专家辅助人出庭说明。

准备上诉材料

在分析判决的同时,就要开始准备上诉状。上诉状需明确列出上诉请求(是要求改判还是发回重审)和上诉理由(针对一审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或程序方面的具体错误)。

梳理并固定所有有利证据,特别是一审中未能充分提交或质证的关键证据。

如何启动二审程序

如果决定上诉,务必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牢记上诉期限

对一审判决不服,必须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对裁定不服,则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出。此期限不可逆,错过将导致一审判决生效。

提交上诉状与缴费

上诉状原则上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供副本。

在提交上诉状后,注意法院发出的缴费通知书,并在指定期限内(通常为7日内)足额缴纳上诉费,否则将被视为撤回上诉。

二审的审理与焦点

二审法院通常会围绕你的上诉请求进行审查,可能开庭审理,也可能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径行判决。

你的核心任务是说服二审法院一审判决存在错误。例如,在混凝土质量纠纷中,你可以主张:

对方提出的"后期强度倒缩"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施工养护不当,而非混凝土出厂质量存在缺陷。

对方单方面委托的鉴定机构采样不规范、养护条件不满足标准,其鉴定结论不应被采信。

二审败诉后的救济途径

如果二审判决仍然不利,你依然有以下的"最后防线"

申请再审(审判监督程序)

性质:再审是为纠正已生效裁判错误而设置的非常救济程序。

核心条件:申请再审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定情形。下表列举了部分与你方情况可能高度相关的事由:

再审申请事由

与搅拌站案件的结合举例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找到了新的、更具权威性的检测报告,能证明混凝土出厂质量合格。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原判仅凭施工方单方陈述就认定你方责任,缺乏关键证据支撑。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发现对方提供的关键书证(如送货单、验收记录)系伪造。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法院错误适用了《产品质量法》而非《合同法》来界定你方责任。

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有证据表明审判人员存在此类违法行为。

注意:

申请时限:通常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6个月内提出。但基于一些特定事由(如发现新证据、主要证据系伪造等),时限可能自有发现之日起算。

受理法院:原则上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2. 申请检察监督(检察建议或抗诉)

 如果你的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或者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还可以在法定时间内向同级或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检察院会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若认为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可能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检察院一旦抗诉,法院必须启动再审。

考虑执行和解

在再审或检察监督程序进行中,如果考虑到诉讼周期过长、结果不确定等因素,也可以与对方协商,寻求执行和解,以适当让步换取纠纷的彻底解决,避免后续程序带来的精力和成本消耗。

整体诉讼策略建议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请牢记:

证据是诉讼的基石。从纠纷发生伊始,就要有意识地收集和固定所有证据,尤其是混凝土生产记录、原材料检验报告、出厂检验单据、与施工方的沟通记录等。

专业支持至关重要。混凝土质量纠纷高度依赖专业判断,聘请一位精通建筑工程领域纠纷的专业律师至关重要。必要时,考虑引入行业专家或技术专家作为专家辅助人,就专业问题出具意见。

紧盯核心法律与技术争议点。例如,始终围绕 "28天标养强度"的法定地位,以及"后期强度问题与施工养护的因果关系" 等核心点进行攻防。

最后提醒:诉讼之路充满挑战,尤其在面对二审败诉的结果时。但法律也为此设置了再审等纠错程序。关键在于,你的每一步决策都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法律分析和扎实的证据准备以及专家辅助人全面的知识架构之上。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对方提出的诸如“后期强度倒缩”等专业技术问题,我方聘请的专家辅助人必须具有全面的知识体系,能够从结构设计、地质、材料学、配合比设计、施工养护等多维度见招拆招,精准驳斥。但这一切的前提绝非无中生有、强词夺理,而是建立在客观公正、有理有据的基础之上,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可辩驳的技术事实,赢得法庭的信任与支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闻宝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52260-1508361.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