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某地一个风电项目朋友,发我一条微信,说一直困扰大家的塔筒裂缝问题解决了,现在也顺利吊装,首台风电机组吊装完成,给我发了一张大家在风电机组前的合影,打出了横幅!一切按既定轨道运行了,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他高兴的是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我高兴的是再一次印证了我的观点!
说起来是去年的事情,因为塔筒开裂问题造成很大损失,高达一百五十米的的塔筒不是闹着玩的,倒塌不仅是几千万的损失,甚至会谈上人命,进度因此也受到极大影响,大家心情都很沮丧,这边L总电话给我,发了几张照片,问我什么原因,我回答不结合现场很难判断,因为裂缝原因实在复杂,他希望我能过去看一下,到底什么问题,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采取的都采取了,还是裂!时值寒冬,我匆匆飞到S市,到时天色已晚,住一夜第二天驱车4小时到了T市C区,走访了现场!
看完现场,了解了生产情况,原材料和配比,指出这是施工和环境问题!然后给大家也进行了讲解,讲解完毕,大家纷纷询问相关问题,明曰请教,实际是质疑甚至不屑!——这样的场景我见多了,我耐心解释,基本也是半信半疑!但我很确定!
过几天,大家手足无措情况下,开了专家论证会,我受邀做专家组长!专家组长一般是最后总结发言的,第一个讲有可能会误导或是带倾向性带偏别的专家!但我还是强烈要求第一个讲,因为我到过现场,详细考察过,不到现场总是隔山买牛,在裂缝原因很复杂的幌子下越说越偏,各自迷之自信,不肯接受他人意见,等我再翻案就会得罪人。我先说,不同意可以反驳我,我愿意接受不同意见,也是个学习别人之长的机会,但得讲清道理,不能胡搅蛮缠!
我第一个发言,还做了课件,自认为讲的很清晰了!第二个专家是上海同济院的黄博士,他同意我的观点,还举了案例作为支撑!第三个第四个不同意,这有点尴尬了!还是裂缝很复杂,原因众多那一套路,说不清是哪一个,一时竟然不能统一意见,最后稀里糊涂写了一个专家意见,我是很气愤的,转头跟旁边的L总说以后别再请这俩,不懂还不谦虚,我已经讲得那么清楚了!当然,这里也还有设计的问题,配筋有问题,但不占主要,人家倒也是按规范算的,但边界条件取错了!后来意识到,他俩想给人家下套拉业务,说的越可怕、不确定性因素越多越好赚,赚一笔检测费,再赚一笔计算费,结果也确实拉成了!想想还是人家水平高,我只是纯粹的要给他解决问题!
我一直开玩笑说忽悠是第一生产力,说的是及意思是要把复杂的专业问题,用通俗易懂甚至调侃的方式讲出来,便于大家理解!
后来的结果也还是很好的,说早听闻老师的就好了,还能省不少事省不少钱!抓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至关重要,其余不用管,但要讲清楚,还得“忽悠”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