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的关系

已有 5793 次阅读 2008-12-22 20:32 |个人分类:信息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信息科学, 图书情报学, 信息哲学

2001年,美国图书情报学家K.R.Herold在《图书馆事业与信息哲学》一文中指出:“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哲学,它试图发现传统图书馆工作信息动态阶段性的根源,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目标”。文章从图书馆工作的实际经验、权威著作、分类、逻辑学、存在论、智力等分析了图书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关系,指出:“图书馆学并不一定要选择一个与信息有关的非凡的哲学位置。我们必须熟悉到信息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共享带来新的思路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哲学的讨论中去。”然而,这是饶有兴趣的一个话题,那么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

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的关系

信息科学研究信息的运动规律以及信息的产生、收集、加工、存贮和利用等原理和规律,其研究范围已经超出了申农信息论的领域而深入到控制论科学、系统科学、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熟悉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信息科学的基本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①信息科学的哲学层次,其中包括信息的哲学本质、智能的哲学本质、信息与反映的关系、信息与熟悉的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等;②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层次,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信息的一般理论;③信息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主要研究如何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在技术上拓展人类的信息功能(非凡是其中的智力功能)的问题。

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哲学家对哲学基本概念的观念,如信息哲学所探讨的形而上学问题更多地侧重于分布式处理,突现的性质、形式本体论、网络结构等问题,这是传统哲学所未能涉及的领域。

信息的科学研究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信息理论的哲学方法,为哲学贡献了具有原创意义的方法论。同时,信息的哲学反思又为信息社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系统论证,形成了与其他哲学分支并立的新的理论体系,即信息哲学。

信息哲学的产生

信息哲学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探索阶段;80年代的徘徊阶段以及80年代末开始的确立阶段。其中,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教授Floridi在建立和推动信息哲学研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96年,Floridi提出了信息哲学的概念,并在其著作《哲学与计算导论》中阐述了信息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而他在2002年发表的《什么是信息哲学》一文则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信息哲学的性质、具体含义、基本原理以及信息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理由。2004年7月,Floridi在《元哲学》上发表了《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给出了信息哲学研究的问题域。后两篇文章的发表可被视为信息哲学诞生的标志性与奠基性工作。

信息哲学的内容

Floridi指出,信息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本质研究及其基本原理,这包括它的动力学、利用和科学的批判性研究;二是信息理论和计算方法论对哲学问题的具体阐述和应用。从整体上看,信息哲学的任务不是要发展关于一种科学的统一理论,而是一个整合的理论体系,目的是分析、评价和解释信息的各种原理和概念、信息的动力学和利用问题,它所非凡关注的是来自不同应用背景和其他主要哲学概念,诸如存在、知识、意义等相关系统的问题。

信息哲学定义中的“信息动力学”指的是:①信息环境的构成和模式,包括其系统的性质、交互的形式、内部的发展等;②信息的生命周期,即各阶段信息通过的形式和功能的活动,包括信息的产生、利用、失效;③计算,一方面指图灵机意义下的算法处理,另一方面指更广泛意义下的信息处理。

信息哲学定义的第二部分表明信息哲学不仅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论,对信息的概念本质及其动力学和利用的研究,则由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信息与通信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论和理论得以继续,这一视角也同样影响了其他哲学话题。信息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概念、工具和技术是已经开发出来了的,而且在许多哲学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信息哲学被定义为批判性研究的哲学领域,它涉及到信息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动力学、利用和科学以及对哲学问题的信息理论和计算方法论的提炼和应用。它代表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489-52310.html

上一篇:哲学的家丑
下一篇:儒家学说与莱布尼茨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