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天人感应说对吗?

已有 4054 次阅读 2011-3-23 20:44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从哲学看,“忤孽不孝,天打五雷轰”是不成立的,因为前者属于事实推理,后者属于价值推理。也就是说,从“是”无法推出“应该”。而“天人感应”便属于这种推理方式。我们的观念里还存在有许多类似的表述,如“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类,这些都不能成立。而且还有些所谓的“俗话说”也需要具体分析。
 
但是在科学昌明的时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公众对“天人感应”笃信不疑呢?这就说明宗教存在的价值所在。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的宗教,而代之以的似乎则是“天人感应”。科学并非万能,人作为个体无论是相信科学还是相信迷信,最终都要死亡。而宗教的意义就是在人绝望的时候能给人带来心理的安慰。例如,中国人似乎倾向于求助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迷信”(相当于西方的宗教吧);而西方人无论是基督教还是其他教派则会祈祷上帝,总之他们都期许奇迹出现。古今中外,概莫能是。所以罗素曾经说过,在科学和信仰之间存在着广袤的领地,这个领地就是哲学的用武之地。实际上,哲学能够说清楚的,就是科学的内容抑或往科学这边倾斜;哲学说不清的则往神秘主义这边倾斜。而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说,有很大成分是往神秘主义倾斜。当然,神秘主义并非一无是处,从人的好奇心出发,也是希望将神秘的东西用现代“科学”的手段解释清楚,可是有许多是无法做到的。这就是科学的无可奈何。另外,就是五四以来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这个问题目前看来人生观依然视为没有被科学打倒。这就是人生观与神秘主义有密切的关联,而神秘主义又与天人感应有必然的联系。
 
由于科学并非万能,而天人感应并非全错,之于科学普及工作就面临一种二难的境地。想用科学或科普来战胜天人感应,似乎有力所不逮之嫌,但是如果完全迁就天人感应,就会使人们回到先前的蒙昧时期,这也是科学普及所不愿意看到的。因而从这个角度说,天人感应的确是科学普及的一道坎儿,能过去这个坎儿吗?但愿如此,这对提高我国整个国民科学素养是有意义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489-425598.html

上一篇:Information一词的“训诂学”
下一篇:Information的词源
收藏 IP: 123.114.107.*| 热度|

8 李学宽 侯成亚 武夷山 李小文 鲍得海 吉宗祥 郑永军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