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峥
得了诺贝尔奖也甭想成为院士! 精选
2011-8-19 13:14
阅读:14868
 
 
如果说一个美国科学家得了诺贝尔奖,十七、八年过去了,却始终成不了美国科学院或美国工程院院士,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 
 
按常识来说,可能性应该很小。但却有其人其事。 
 
1982年秋的一天,在北加州、旧金山附近崎岖山路上开车旅行的Cetus公司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 Kary Mullis突发奇想:可以用一对寡核甘酸引物,加上DNA聚合酶对DNA模板进行反应;反复多次的话,不就可以将引物对之间的核酸片段给无限扩增、放大了吗?Cetus公司就在湾区的Emeryville。假期完了回到公司,他就折腾起来。让他自己都惊讶不已的是,这个想法居然成了!1985年Mullis开始改用耐高温的TAQ聚合酶,将这一酶促链式反应完善化。1993年10月,Kary Mullis因发明“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PCR技术的发明将现代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截然分为Pre-PCR 和Post-PCR 前后两个时代 。不夸张地说,PCR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伟大的技术之一。很难想象现今一个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实验室不使用PCR技术,更别提基因组工程、DNA测序,以及当今如火如荼的二代深测序(RNA Seq)等对PCR技术的依赖了。 
 
Kary Mullis的成就也经历过法律挑战。有学者争辩,所谓的PCR概念在六十年代中就有人提出等等。但最后法庭确认,是Kary Mullis独自发明PCR、并将其真正实施、应用。事实上,Mullis的同事立即采用该技术、发展出PCR诊断艾滋HIV的新型试剂,文章出比Mullis自己关于PCR技术的文章还要早。现代PCR技术经过千千万万个神人、公司的改进、拓展,其功能和应用与当年的原型相比,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九十年代初,在La Jolla的Scripps研究所研究人员,就相互开玩笑:我若得了诺贝尔奖,也像Mullis那样辞职了去加州海滩上冲浪去!其实Mullis没有那么潇洒。CETUS给了Mullis一笔一万美元的奖金,不久就将PCR专利以三亿美元的巨资转让给罗臣(ROCHE)。Mullis也不得不离开CETUS。1987年以后一直为一些生技公司做咨询。与Mullis本人的境遇不相对称的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PCR技术的地位因其井喷式需求而突显、并且日趋明朗,直至1993年在斯哥尔摩获奖。与Mullis分享当年化学奖的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Michael Smith教授,他的贡献是采用PCR技术成功进行DNA突变。显然Smith的获奖成就本身就是以PCR技术为基础。 
 
因缘际会,因为家人的关系,我有幸在2005年左右认识Mullis和他夫人Nancy。其时,Mullis已自组公司,Nancy当助手,想在传染病控制领域有所成就。籍着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想法和思路,Mullis得到国防部(DOD)一笔DARPA基金资助。但他本身没有实验室,他能做的就是在大学或研究机构寻找合作者。我们商定合作开展有关病毒方面的研究。作为sub-contractor,我们得到一笔基金,数量不大,但足够支持我一、两个博士后的工资。 
 
七月份旧金山湾区的傍晚总是寒气袭人。在伯克利附近的居所,籍着NAPA VALLEY出产的葡萄酒带来的醉意微醺,我问过Mullis得奖之后的感受。“很好啊,国王、王后把我当座上宾;大学纷纷请我做演讲,日程排都排不过来。” Mullis很兴奋。 “但奇怪的是,就那么几个星期。以后我想回哪个大学再给个演讲,人家都不再有兴趣了!” 我和他开玩笑:“你要是在我们中国的话,就不会这样了。” Mullis挤挤眼笑笑,不明白我的意思。我也事后问过家人,为什么Mullis连个美国工程院院士都得不到呢?美国的院士不就一“荣誉称号”吗,又没有什么津贴、特权?我家人的意思是,不喜欢他的人是不少,部分原因也在于Kary本人。他和伯克利加大的Duesbery搞在一起,有一段时间否定艾滋病由HIV引起,也让人垢病不已 
 
Mullis的经历也许能给我们多重启示。1) Mullis的成就有着相当大的偶然性,上帝在那一刻单单只告诉了他一个人骰子上的数字。尽管偶然,但其成就意义非凡,足以重新改写历史。其实,有些重大发现和发明,本身并不复杂,也不需要一个庞大的实验室和基金支持。关键在于心有灵犀、灵光一现。2) 美国资本主义驱动的公司、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雇用合同,对于被雇用者并不公平,但一般民众没有更多选择机会,至今也是如此;而诺贝尔奖显然是对Mullis的一大补偿。3) 只是,没有一个强劲的研究项目,在美国,即使是诺奖得主,也难以有一粞身之处,更别提吃它一辈子了。这是制度层面的东西。4) 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们是一个荣耀的群体,人人显贵、尊荣。但显然,他们也不都是修女特雷莎,不是圣人。Mullis进不了工程院,我就忍不住骂这美国工程院士中的确有几个混蛋!当然,骂骂美国人很安全,原因嘛你我也心照不宣。 
 
很久没有Mullis的消息了,但我知道他在北加州奥克兰的一个研究所找到落脚点,这里有他多年合作的同事。这次中国科学院院士补选一轮揭晓,也让我想到了Mullis。Mullis人前背后感受如何,我不知道。但我记得他给我展示的那些世界各地的杂志、剪报照片上,他和夫人乐观、自信的笑容。很多还是近年的刊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知、记住了、并推崇他的杰出贡献。更多人因着他的成就而得益了: 恢复健康也罢; 赚得脑满肠肥也罢!他会知足,也可能正忙不颠地整理数据、争取他的DARPA基金的RENEWA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邢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799-47715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