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tech http://www.hitech.ac.cn

博文

装备制造要以人为本——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

已有 3113 次阅读 2011-10-10 16: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科学院, 装备, 杨叔子

本刊记者 黄晓艳

早就知道大名鼎鼎的杨叔子,是因为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过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曾在理工科专业教育中不遗余力地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他因为这场人文风暴,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在做这期院士访谈时,当我得知这位机械方面的院士还是我江西湖口老乡时,走近他、探访他的愿望更加强烈。

201195,北京,在我们提前约定好的酒店茶室里,我见到满头银发、清瘦俊朗的杨院士。两个多小时的采访,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我恍惚感觉:这位78岁的蔼然长者不仅是中科院院士,是教育家,更是颇有雅士风范的邻家长辈。

制造服务和谐一体

装备制造业决定着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面对装备制造业市场多变性、国际化的特征,我们只有掌握高端、先进的制造技术才有克敌致胜的杀手锏。

—— 杨叔子

本刊记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在体现高端装备制造水平的关键共性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该如何发展?

杨叔子:制造的发展,一方面是制造水平、制造效率的不断提高(可称为效益化);另一方面是人的劳动的不断解放、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大、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可称为人性化)。我国虽已跻身于制造大国行列,但中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基本上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同时还要面对高能耗、低效率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和困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也大大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在我国的装备制造技术中,有许多是同信息化大潮格格不入,同高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因此,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趋势。

我们要明白制造业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制造是人类文明的物质支柱之一。制造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制造业占整个工业生产的4/5,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对出口总额的贡献率90% ;制造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位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装备的重要任务;制造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载体;制造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说到制造的内涵,远不只是加工。加工的前端——构思、决策、规划、设计等,这是制造的“先天”,是前提。制造的中端——加工、装配、包装等,这是制造的“后天”,是关键;制造的后端—— 营销、服务、咨询、维修、使用等,这是制造的目的,是根本。此外,各端及它们各环节彼此之间的信息联系——对工作对象的检验、测量、检查、考核以及信息协调即管理自然也蕴涵于其中,我个人认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应该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走向“效益化”与“人性化”之一体化和“制造”与“服务”一体化,即制造应该为人服务,具体体现为与高科技成就相结合的先进技术、与环境相友好的绿色理念、与社会相和谐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和谐制造。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的今天,先进制造技术如同一切先进技术一样,是不可能不以人为本的,不能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文化,不见精神。装备制造要以人为本,就必须教育先导,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出合乎时代潮流与我国国情的制造业的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要从根本、从长远、从全面着想,不断推动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本刊记者:您曾多次谈到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有十二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能否谈谈详细内容。

杨叔子:先进的制造技术其实就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有关的科学技术交融而形成的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和谐制造。我认为可以用“精、极、文、绿、快、省、效、数、自、集、网、智”12 个字来表示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

制造产品:“精”、“极”、“文”“ 精”是发展的关键——精确化。指加工精度精密化,操作尺度细微化,物理性能精确化,控制要求纳米化。此即,必须切实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极”是发展的焦点——极端、极限。这是关键的关键。几何形体上,极大、极小,极厚、极薄,极柔、极刚,奇形怪状;物理性能上,极高硬度、塑性,极大弹性、脆性,极强磁性、辐射性、腐蚀性,奇性怪能;在极端条件下加工、应用;在制造手段上,极端如飞秒脉冲技术。

“文”是发展的新义——人文化。既是工业产品,物质层面要“价廉”、“实用”;也应是艺术产品,精神层面要“美”,文化含量高,环境协调,爽心悦目,经得起“看”,经得起“想”,这是工业设计应有之义。

制造过程:“绿”、“快”、“省”、“效”“绿”是发展的必然——绿色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制造各阶段都必须充分计及当前与未来的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和使用环境、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快”是发展的动力——快速化。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对生产的快速重组,生产模式中的高度柔性与高度敏捷性,推动着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制造方法的发展。

“省”是发展的原则——节省化。市场经济必然的要求,制造过程必须节省、节约、节俭, 包括制造过程、制造环节、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效”是发展的追求——高效、高生产率。个性化大生产、大规模定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制造方法:“ 数”、“ 自”、“集”、“网”、“智”“数”是发展的核心——数字化。信息化的核心是数字化,数字制造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包含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交叉、发展与应用的结果,数字化设计、控制、管理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虚拟”技术。数字化技术必将导致制造技术乃至整个生产、生活、思维、管理方式的重大发展与变革。

“ 自”是发展的条件——自动化。自动化是强化、延伸、取代人有关劳动(体力、脑力)的技术或手段,它从一般的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自动辩识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集”是发展的方法——集成化。技术与管理集成、知识与信息的集成,集成也包含了“交叉”。中国特色的“集”——集聚化,是指相关产业在同一地域高度重聚。

“网”是发展的道路——网络化。网络是现代新型制造模式实施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制造企业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运行环境。网络化既是制造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的基础,又是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化将导致制造业走向全球化、整体化、有序化。

“智”是发展的前景——智能化。智能化是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向。与传统的制造相比, 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人机一体化,自律能力,自诊断、自修复能力,自组织、自重构能力,主动协调和协同能力,超柔性、自学能力, 自维护能力, 非逻辑处理能力, 乃至更高级的类人思维的能力。虽然智能化制造道路会很漫长,但它必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模式之一。

……

 

早就知道大名鼎鼎的杨叔子,是因为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过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曾在理工科专业教育中不遗余力地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他因为这场人文风暴,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在做这期院士访谈时,当我得知这位机械方面的院士还是我江西湖口老乡时,走近他、探访他的愿望更加强烈。

201195,北京,在我们提前约定好的酒店茶室里,我见到满头银发、清瘦俊朗的杨院士。两个多小时的采访,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我恍惚感觉:这位78岁的蔼然长者不仅是中科院院士,是教育家,更是颇有雅士风范的邻家长辈。

制造服务和谐一体

装备制造业决定着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面对装备制造业市场多变性、国际化的特征,我们只有掌握高端、先进的制造技术才有克敌致胜的杀手锏。

—— 杨叔子

本刊记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在体现高端装备制造水平的关键共性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该如何发展?

杨叔子:制造的发展,一方面是制造水平、制造效率的不断提高(可称为效益化);另一方面是人的劳动的不断解放、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大、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可称为人性化)。我国虽已跻身于制造大国行列,但中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基本上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同时还要面对高能耗、低效率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和困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也大大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在我国的装备制造技术中,有许多是同信息化大潮格格不入,同高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因此,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趋势。

我们要明白制造业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制造是人类文明的物质支柱之一。制造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制造业占整个工业生产的4/5,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对出口总额的贡献率90% ;制造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位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装备的重要任务;制造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载体;制造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说到制造的内涵,远不只是加工。加工的前端——构思、决策、规划、设计等,这是制造的“先天”,是前提。制造的中端——加工、装配、包装等,这是制造的“后天”,是关键;制造的后端—— 营销、服务、咨询、维修、使用等,这是制造的目的,是根本。此外,各端及它们各环节彼此之间的信息联系——对工作对象的检验、测量、检查、考核以及信息协调即管理自然也蕴涵于其中,我个人认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应该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走向“效益化”与“人性化”之一体化和“制造”与“服务”一体化,即制造应该为人服务,具体体现为与高科技成就相结合的先进技术、与环境相友好的绿色理念、与社会相和谐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和谐制造。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的今天,先进制造技术如同一切先进技术一样,是不可能不以人为本的,不能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文化,不见精神。装备制造要以人为本,就必须教育先导,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出合乎时代潮流与我国国情的制造业的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要从根本、从长远、从全面着想,不断推动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本刊记者:您曾多次谈到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有十二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能否谈谈详细内容。

杨叔子:先进的制造技术其实就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有关的科学技术交融而形成的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和谐制造。我认为可以用“精、极、文、绿、快、省、效、数、自、集、网、智”12 个字来表示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

制造产品:“精”、“极”、“文”“ 精”是发展的关键——精确化。指加工精度精密化,操作尺度细微化,物理性能精确化,控制要求纳米化。此即,必须切实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极”是发展的焦点——极端、极限。这是关键的关键。几何形体上,极大、极小,极厚、极薄,极柔、极刚,奇形怪状;物理性能上,极高硬度、塑性,极大弹性、脆性,极强磁性、辐射性、腐蚀性,奇性怪能;在极端条件下加工、应用;在制造手段上,极端如飞秒脉冲技术。

“文”是发展的新义——人文化。既是工业产品,物质层面要“价廉”、“实用”;也应是艺术产品,精神层面要“美”,文化含量高,环境协调,爽心悦目,经得起“看”,经得起“想”,这是工业设计应有之义。

制造过程:“绿”、“快”、“省”、“效”“绿”是发展的必然——绿色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制造各阶段都必须充分计及当前与未来的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和使用环境、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快”是发展的动力——快速化。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对生产的快速重组,生产模式中的高度柔性与高度敏捷性,推动着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制造方法的发展。

“省”是发展的原则——节省化。市场经济必然的要求,制造过程必须节省、节约、节俭, 包括制造过程、制造环节、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效”是发展的追求——高效、高生产率。个性化大生产、大规模定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制造方法:“ 数”、“ 自”、“集”、“网”、“智”“数”是发展的核心——数字化。信息化的核心是数字化,数字制造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包含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交叉、发展与应用的结果,数字化设计、控制、管理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虚拟”技术。数字化技术必将导致制造技术乃至整个生产、生活、思维、管理方式的重大发展与变革。

“ 自”是发展的条件——自动化。自动化是强化、延伸、取代人有关劳动(体力、脑力)的技术或手段,它从一般的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自动辩识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集”是发展的方法——集成化。技术与管理集成、知识与信息的集成,集成也包含了“交叉”。中国特色的“集”——集聚化,是指相关产业在同一地域高度重聚。

“网”是发展的道路——网络化。网络是现代新型制造模式实施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制造企业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运行环境。网络化既是制造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的基础,又是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化将导致制造业走向全球化、整体化、有序化。

“智”是发展的前景——智能化。智能化是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向。与传统的制造相比, 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人机一体化,自律能力,自诊断、自修复能力,自组织、自重构能力,主动协调和协同能力,超柔性、自学能力, 自维护能力, 非逻辑处理能力, 乃至更高级的类人思维的能力。虽然智能化制造道路会很漫长,但它必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模式之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4908-495281.html

上一篇:2011年9期目录
下一篇:生物固有涯 技术比金石
收藏 IP: 159.226.100.*| 热度|

1 刘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