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tech http://www.hitech.ac.cn

博文

生物固有涯 技术比金石

已有 2613 次阅读 2011-11-7 15: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技术

特约撰稿         戴钢   

在经济危机的乌云笼罩全球,一些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时候,中国虽然相对“风景这边独好”, 但在已经日益融入地球村的今天, 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回想上世纪末,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在整体经济陷入低迷的形势下,分析了自己的国情: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某些项目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与欧美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他们看到生物技术产品,比如医药,市场前景广阔,国际竞争激烈,认为生物技术有可能成为摆脱经济困境,打破原有产业结构的原动力。于是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从政府、金融、科研到工业各个方面支持生命科学研究的计划。更是在本世纪初,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生物技术战略委员会”,确立了生物技术立国的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日本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生物技术强国,生物技术市场的规模也居世界第二位。

现在,我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务院办公厅制订了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的决策,这些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我们也有一些世界领先的项目,例如生物医药方面1960 年代就开发出来的青蒿素,生物农业方面的高产水稻杂交育种,生物能源方面,几天前中国国航生物航空燃料试飞成功,成为继美国、法国、德国、墨西哥之后又一个在航空燃油中添加生物燃料商用飞行成功的国家,并且将在云南的荒山区建成1000 万亩膏桐林,建设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但是,差距也明显。据估计,我国目前生物产业在研发阶段与国际差距大约在5 年左右,在产业化方面的差距大约1520 年。缩小这两个方面的差距是赶上先进国家的必要步骤。

首先,培养生物技术人才的方法。生命科学研究不同于数理科学之处在于很难自学成才。不论是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还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水平和学术见解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前辈对后辈手把手地教,实验过程中时时刻刻分析讨论得来的。在美国,生命科学研究各个领域的“旗舰”实验室人员的基本构成为:高瞻远瞩的导师、通晓各种相关实验技术的技术员;已完成博士论文的博士后人员、高年级博士生、低年级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等。导师与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讨论工作的机会,学生在实验室随时能向各位前辈请教问题。如果一个实验室缺少各个层次的前辈,而导师又招了多位学生没时间交流指导,学生长时间要靠自己来摸索那些很常规的技法,“沦陷”在那些很普通的问题中,把46 年的时间花在走弯路上。这样,时间花了,实验经费花了,却没有掌握前沿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更难取得开创性的工作成果。

第二,选用人才的标准。能在世界顶级杂志《自然》、《科学》上发表文章的人固然是在其领域内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者,但是这些杂志选文章有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不能涵盖所有领域的优秀工作。还有很多学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或是研究结果应用价值很高,但理论贡献不大,都不能入这些杂志的法眼。还有很多人的工作因为要申请专利等原因而不能公开发表文章。这些人往往会因文章发表情况不甚理想而不能成为课题带头人。

第三,吸取发达国家的研发教训,不重复别人的弯路。高通量筛选是近二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制药公司投入巨资开发新药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筛选方法需要自动化操作平台进行液体转移,置换平板,孵育,读数等,虽然现在的技术可以达到每天针对某一靶标筛选十万个化合物(超高通量筛选),但是在实现这种每天十万个化合物的常规化筛选之前,要进行大量的优化工作,这中间,无论是自动化操作机器人、一次性耗材还是试剂投入巨大,这种方法耗时耗力耗钱,而经实践证明被FDA 批准经高通量筛选得到的药物非常少。最近西方国家药厂也逐步减少了对高通量筛选的投资,中国新兴的制药行业要引以为戒。

第四, 继承传统, 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药研发之路。目前,世界上新药研发的费用不断上升,从2002 年平均每种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花费20 亿美金,到2010 年的50 亿美金,所费时间平均1015 年。随着上市后出现的副作用的逐步报道,新药的寿命也在缩短,制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中国生物制药整体水平落后,研发薄弱。近年来虽然屡次听到世界著名制药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新闻,要看到目前这些研发中心的工作多是重复总部的实验,验证数据等等,核心的原创型的研究工作并没有放到中国来做。中国的制药企业必须从事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工作。今年9 月份青蒿素主要研发人屠呦呦研究员获美国拉斯克奖,诠释了一个古老中医古籍与现代药物研发相结合可以挽救千万人生命而毒副作用极小的新药研发之道。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药物有经过千年检验的,又是纯天然来源,安全性可靠性要高得多,无论是抗癌还是治疗疫病,都应成为研发的宝库。

正如2002 10 月默默无闻的田中耕一(时年42 岁)因其26 岁时发现的生物大分子测定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促使日本政府考虑生物技术立国战略一样,希望今年9 月被许多人遗忘的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奖,能同样在中国开启一个以生物技术产业弯道超车的高科技兴国战略和系统的具体实施计划。我们起步晚不要紧,正好学习别国的长处,同时认真汲取别国的教训,走出一条继承和发展的新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4908-505557.html

上一篇:装备制造要以人为本——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
下一篇:2011年10期目录
收藏 IP: 159.226.100.*| 热度|

1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