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学术评价与职称评定

已有 3859 次阅读 2011-8-13 12:21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评价, 职称评定

高校与科研单位在进行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时,主要依据发表论文数量(主要是SCIEI论文数量)、是否拿到国家项目及获得国家奖励等学术评价指标,来衡量你是否具备了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任职资格。这些指标容易量化、容易实施,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科研人员工作方式的指挥棒,导致了近些年的“SCI崇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跑项目跑奖励邪门歪道现象。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1]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聘任由海外专家把关》,觉得文中提出的办法好,可以实现较为公平合理的学术评价,先看看其评价方法的要点:

2001年开始,在研究员岗位的聘任中,中科院数学院正式实施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制度,每位申请研究员岗位的人员必须把材料送给3位同行专家审查,其中两位必须是国外活跃在这一领域前沿的专家,送审专家名单由数学院学术委员会确定。

在这里,不注重论文篇数,也不单纯看引用率,国际同行的意见成为学术委员会讨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据王飞跃教授介绍,这些国际同行能把握学术前沿,同时也更超脱,评价无套话,无过誉之词,基本上客观反映了申请人的国际学术地位。国际评审人大多学风严谨,评价客观公正,对于否定性的意见,也大多能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显然申请人在几个领域是一位优秀研究人员,但是我认为他还不足以提升为正教授

10年学术评价改革带来了科研新气象,科研人员能否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成为新的指挥棒。

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1)避免了依靠单一的SCI论文数量、引用率对不同专业研究人员评价的不客观现象。凸显能否做出重要创新性工作是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核心价值。

2)采用国内外专家同行评定,可以准确把握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以及在国际上所处的学术地位。避免模仿、跟踪等“homework”式的工作在国内泛滥盛行。

3)如果仅找国内的同行专家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可能一个学术水平不高的人,通过跑关系找路子也能混进研究员队伍,而找国际同行则可避免这些社会恶疾。

能否做出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应是学术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否做出了这样的工作,应由国内外同行评议确定,应由实践检验验证,应由做出的科研价值评判。

目前数学院对人才的学术评价方式较为先进合理,建议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参考这种做法,以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以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尽其才,体现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核心价值。

参考

[1] 雷宇 邹春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8-12 11:00:3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804.s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474763.html

上一篇:发表论文能以一当百吗?
下一篇:当院士还是当战士?
收藏 IP: 111.161.10.*| 热度|

5 王鹰 卢萌盟 张毅 彭真明 agreatbo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