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彦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undu 海南大学 杜彦君博士 研究方向:物候学

博文

为何我们理科生拿到的是哲学博士学位? 精选

已有 26363 次阅读 2011-4-7 00:09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哲学博士学位

                              为何我们理科生拿到的是哲学博士学位?


                                         杜彦君(中科院植物所)


    一年前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理科的博士毕业生,拿到的学位居然是哲学博士学位,也就是Ph.D,为什么?为什么不是按照学科分别被授予生物学博士学位物理学博士学位化学博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这个问题,经google搜索也没有什么好的解答,我后来在平时的阅读中受到过一些启发,有了自己的思考。下面我从四个相关方面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和补充完善,给出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回答。

 

1. 哲学是对世界本质的研究。这导致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研究水平的差异,不能授予哲学硕士学位。硕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可以是描述性的,而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应该上升到探讨机理,试图解释为什么,探讨现象背后的潜在原因。以我所研究的植物生态学方向举例解释:植物学的最早研究者之一是古希腊哲学家狄奥弗拉斯图,他和亚里士多德都是柏拉图的门生,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植物学还处在启蒙阶段,人们才开始试图区分不同植物。狄奥弗拉斯图之所以研究植物,目的已经不单纯是按照字母表写一部以杏树开始、葡萄结束,关于植物的百科全书,也不单是为了描述各类植物的基本特征,以供世人辨认(这部分的研究性质是前面说的描述性的)。相反,他提出了一些有关植物的关键问题,比如,如何定义一种植物?哪些部分是划分植物种类的关键所在?用来区别不同植物的典型特征究竟是什么?(这就上升到一个探讨本质问题的高度,有哲学的味道了)。

 

2. 哲学是几乎所有学科的祖先。古希腊的哲学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先有哲学,后有各种具体的学科。所以,我们会看到,古希腊哲学家狄奥弗拉斯图竟然是两本著作《植物问考》和《植物本原》的作者,而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撰写了《动物史》,因为哲学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当然会包含植物、动物、物理学和化学等各个方面,只不过这些学科还未开始细分。直到17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使哲学退出了一系列研究领域,哲学从一门学科退出,意味着这门学科的诞生。单从这个层次上说,理科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是讲得通的。

 

3. 我未读博士之前,一直认为生态学就是对大自然的一种现象认知,与数学没有多大关系;等读了4年博士,发现生态学的本质是数学,那些理论都要上升到数学方程式。我相信其它学科像物理学、经济学等的基础和本质也是数学。而数学的本源是哲学。 我们知道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但他也是数学家。他认为数学的本源就是万物的本源,是构成世界的基础,试图用数解释一切,数学一词就是他发明的。 

 

4. 不论是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还是经济学,上升到一定阶段都是一种广义的哲学观。 还是以我从事的生态学研究案例来做通俗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定律一开始是对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理论就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在很多方面都适用。后来直到2001年, Stephen Hubbell(他是哈勃望远镜发明者哈勃的亲侄子,从小就在叔叔家见爱因斯坦)提出了中性理论neutral theroy),在生态学单个领域,是指在热带雨林林中,某棵树之所以长在某个地方,不是经过激烈的优胜劣汰竞争,而是该物种的种子随机地传播到这个地点,由于没有其它植物的种子与它竞争,种子就在这里生根发芽。,中性理论也有很强的哲学涵义,能够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很多时候,某个人获得某个职位,并不是经过激烈的竞争,而是正好该单位缺人,你又正好得知这个消息,然后就被录取了。因此,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最后都会上升到哲学高度。

 

    以上权当抛砖引玉,还请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


 参考书目:《植物的故事》,安娜 帕福德 著, 周继岚 刘路明 译, 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8940-430346.html

上一篇:在yahoo英文聊天室的一位北京出租车司机
下一篇:教育沉思录之七:透过《弗尔迈伊自传》看美国教育
收藏 IP: 123.114.145.*| 热度|

10 张伟 梁世军 郭桅 谢鑫 毛培宏 王号 杨艳明 郑作龙 段明 xmhu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