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性格不好,书读得再好也没用

已有 2788 次阅读 2012-9-24 11:26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center, justify, 家长会

 

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时,幼儿园的徐老师讲了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

她说:“性格不好,书读得再好也没用。”

徐老师是在给我们家长交流时说这话的,她或许主要是针对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而言的。

徐老师二十多岁,从事幼教四年了,据说教过很多孩子,她这是经验之谈吧!

然而,细细想来,这话的意义在于:不鼓励死读书,重在培养性格。

由此联想到儿子,我的观点是:不去塑造,旨在引导,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实,如果我们的家长不刻意地想去塑造孩子的未来,那么孩子也不会把美好的时光尽花在读死书上,或者说是去完成父母的所谓夙愿。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为追名逐利而生,他或她的幸福得自己去追寻。譬如贝多芬,尽管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可他的人生就如同《命运交响曲》,鲜有所谓幸福和快乐可言,这难道是我们的追求吗?

古代有“一将功成万骨朽”之说,对“成功”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定义?我希望我儿子的未来由他自己去选择,在他人生的每个关键时刻,我只能给他提供参考,包括别人和自己的经历。

至于他的性格,我引导他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善良可以使人放弃自己的焦灼与执拗,能够同情和体谅他人,从而让自己也快乐起来。

很多人的纠结,归根结蒂是善与不善的问题,善则可能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不善则需要与人争夺利益,最终人生会被功利所困,哪会有真正的幸福呢?

读书原本是要明理,感悟是为了通情,即此情人皆有之,我何固哉?人在不该固执的时候固执,总的来说是跟自己过不去。人在应该坚持的时候不坚持,那也会使“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聪慧的人,是能够理解人,而非通读书。而人生才是一本大书,我们必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真诚是生活的基本态度,责任是爱的首要前提,奉献才是幸福的唯一源泉,这是我们培养良好性格的关键要素。

 

 

2012年9月24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8631-616263.html

上一篇:秋日时光(图)
下一篇:不要把会读书当作能力
收藏 IP: 58.54.103.*| 热度|

10 鲍海飞 秦丙克 严海燕 戴德昌 闵应骅 陈小斌 张骥 吉宗祥 czhc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