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渔樵闲话】:七月流火 精选

已有 7060 次阅读 2009-4-26 14:00 |个人分类:燕园夜话|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星空, 国学, 诗经

这几天有不少望星空的,再贴一篇旧作助兴。

=====================================

前几天和朋友说起“长江之水”,有人叹息人心不古,国学不彰。就想起“七月流火”来。这一句诗好像大家都喜欢。很多人用。于是就有人用这一句来欢迎台湾来的客人,说是:在“七月流火”的天气里来到炎热的北京,云云。有学中文的学生就笑了,说:《诗经》里的“七月”是农历,已经天凉;“流火”的“火”也不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火”,而是天上的星星。 


《诗经·国风》是民歌,所以两千年多后读起来,仍然很口语化,很亲切。这首著名的《七月流火》就是一幅田园风情画:“六月食郁及,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写农事;“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写万物;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写天候。

虽说是通俗的民歌,但是毕竟隔了两千五百年以上。 “七月流火”这几个字,还是值得细细推敲的。

先说“七月”。多认为是农历七月。可是从上下文看,有“十月获稻”一句。一般来说,收割季节在农历八月。九月就已经很晚了。至于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却又很符合秋凉之后秋虫躲到室内的习性。

《诗经·国风》多是周代的民歌。我们现在使用的阴历(即所谓农历)是夏代制定的。所以又称夏历。但商有商历、周有周历。每个新朝代的建立,都会制定自己的历法,以示“天子”的正统。周历与夏历差了两个月:周历的正月在夏历的冬月。孔子编的《春秋》就是用的周历。《春秋·成公元年》有 这样的记载:“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所谓“七九河开”。交“七九”时是阳历二月中旬。阴历二月已经是阳历三月了,“无冰”有什么奇怪呢?就是因为《春秋》里的二月应该相当于夏历的腊月,正是三九严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春秋》是孔子写的编年史。他要复“周公之礼”,所以用周历。同时代的《左传》用的就是夏历。说明当时确实是“礼崩乐坏”。《诗经》远早于春秋时代,那时百姓是否仍普遍用周历?不得而知。因为从后来夏历的“复辟”,可以推想民间还是习惯使用夏历的。但是也不排除周历在一定范围内的施行。这样“七月”所指的时间就有些模糊了。

“七月流火”说的是天象。一般的解释是:七月的时候,“大火”星偏离中天,“流”西方。那么是否可以从天象来确定“七月”的具体时间呢?

“大火”,即天蝎座的阿尔法星,中国古代天文学称其为心宿二。它是一颗恒星。而我们现在通常说的“火星”则是行星,自己不发光的,古文中一般称“荧惑”的便是。至于“阿尔法”,并非星名,而是星序。就像心宿二的“二”是序号,即心宿诸星中排列第二的星。而“阿尔法”是希腊字母的第一个,西方用来表示一个星座里排列第一的星,然后依次是“贝塔”星、“伽玛”星、等等。。。

所谓“七月流火”,大意是天蝎座的阿尔法星即心宿的“大火”星从五、六月间中天偏南的位置“流”到西方的天空。即所谓“大火流金”[]

夜观天象,可以知道:农历六月的仲夏之夜,天蝎座在南方。等到秋天农历八月中秋,天蝎座已经沉到西方地平线下面了。所以“七月流火”应该是指农历(即夏历而非周历)七月,大约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大火”星从中天偏南 “流”向西天。而且只是在黄昏时才看得见,很快就沉到地平线下面了。

所以大致可以说,《诗经》里的“七月流火”,说的是夏历七月(阳历八月)时,大火(心宿二,或天蝎座阿尔法星)星坠中天,流于西方的天文景观。

古人观天象而事田猎,对自然的观测,远比今天的我们这些普通人要认真细致得多。笔者亦曾在农历七月向晚时分,遥望西天看“七月流火”,可是在晚霞余晖中,每次都很难确定到底哪一颗亮星是著名的心宿“大火”。

来到北京,因为楼群的遮盖和空气及城市灯光的污染,连中天的亮星也分辨不出来几颗了。。。

 

注:传说明末牛金星作《扇子铭》:“大火流金,天地为炉,汝于斯时,伊周大儒。北风其凉,雨雪载途,汝于斯时,夷齐俄夫。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于尔有斯夫。”这里的“大火流金”,就是化用“七月流火”(金,指西方)。但是他显然也把“七月流火”当成了夏日炎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46-228303.html

上一篇:【渔樵闲话】 星垂平野阔
下一篇:波的负色散与北京的堵车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刘玉平 谢柏松 魏东平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