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ingk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lingkxw

博文

北京发布沙尘蓝色预警——缓解对策

已有 1683 次阅读 2018-3-28 15:23 |个人分类:地壳形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沙尘暴, 气象, 污染

   沙尘暴又来了,美丽的北京笼罩在沙尘中,让人真郁闷。

  

   可在某种特定气象条件下产生或消失的沙尘暴,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它跟台风一样,只不过运动的物质是沙尘而不是雨水而已,虽然飞扬的沙尘有污染物质,但这些污染物质只是沙尘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它会和沙子一起长途飞扬就不能简单地将气象活动因素都归结为工业污染成因。正如我们南方常见的酸雨,它包含了烟尘、硫化物等污染物质,但下雨依然是气象现象。


    假如我们如果对一种灾害性气象现象定性都拿不准,就很难对症去治理它的。

    

    ——沙尘暴和雨水的污染物质未必相同,我们对待沙尘和对待雨水的需求和态度也不一样,因此,预防、缓解这种气象灾害,治理相关气象灾害的技术方法也是不太一样的。


   根据沙尘暴原发地区的地貌和地气运动机制分析,我审慎认为其成因主要是地气(地下气体)运动在某个区域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地下气流运动受到阻滞(或称为“停滞”),原来沉降到地下的某个气压带上浮到地表,带动了地下气体向地表释放、凝聚,等等。


    我们治理沙尘暴的重点不仅是沙尘里的污染物,甚至空气中的沙尘也是不需要的。所以,最直接有效干脆的干预手段是地下气象干扰,而不只是污染控制。


    沙尘暴可以分为外源发生的,也可以本地形成的,或两者结合的这三种,这三种还可以再分成若干亚种,还可以根据规模、运动速度、滞留时间等分级,它跟雨水天气那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不做详细分析了。治理沙尘暴需要结合成因,地气、天气、地貌、构造和生态等因素。

    

1、单纯的外源性沙尘天气,往往很快就会结束了,尘过天晴,就有点像我们南方的过云雨天气,来去都很快。

2、本地形成的沙尘天气,往往有一定的持续性,这取决于地下气体能量的储备和释放情况,可以很快,也可以持续多时。

3、北京的沙尘天气往往是第三种,它发生在干旱季节的两次"寒潮"之间,北京盆地,较容易让这些沙尘滞留,并夹杂本地的地气上浮。


以下针对北京的沙尘暴,提一个简单的对策思路,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缓解沙尘暴的若干对策:

1)在沙尘活动控制的范围内,选取地下相关裂带某个适当的位置——穿越沙尘气象控制区裂带的两端(尽量向远处延伸,多点协同作用),向下形成负压和横向形成两地气压差,带动气流下沉或定向运动。用类比法观察,这将是较为可行、经济有效的。


2)还有在沙尘暴运动路线上的上游地带(它一般都有地下裂带或谷地),给裂带开出若干天窗,逐步释放地下压力,降低其向目标控制区运动释放能量,并设法将沙尘暴通过地下裂带地压差,引导滞留在沿途的无人区的盘地里,通过形成负压区的自然降尘来限制沙尘继续迁移。


3)从长远来看,沙尘暴灾害天气易发区,多发区,应该尽量减少矿物开发,对污染严重的产业要整治。或者,加快工业开发,但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人口要尽量疏散,不适宜无节制的高密度聚居。


    好的,以上建议如果有关专家团队感兴趣就积极深入研究吧,这毕竟是大范围的人工“地质气象”【注1】环境干预,要用技术数据说话,要进行深入的综合技术和生态安全等可行性研究。需要的话,我也可以配合你们找到比较可控的小范围区域做实验,并找到中范围和大范围区域裂带的控制点。

    科学实验要一步一步来推进,从小、到中、到大。期望各方协同努力,一年一步,期望用三年、五年的时间就可以基本缓解这个问题了!


这或许也是我们出创新成果,报效国家的好机会?

中国,加油!北京,加油!(陆玲)


【注1】地质气象主要指地质构造中的气态物质活动及地质活动引发的地表气象活动。



北京发布沙尘蓝色预警(摘选)

2018.03.28 07:12

据@气象北京 消息,北京市气象台2018年03月28日05时35分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受上游沙尘天气影响,预计28日本市将出现浮尘天气,能见度较低,请注意防范。据中国天气网,这是今年的首个沙尘预警。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a/20180328/57114343_0.shtml#p=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1739-1106118.html

上一篇:群策群力,加快破解甲骨文书面语体系
下一篇:全国还有多少废弃的深井需要填埋?
收藏 IP: 113.71.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