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多余的话:科学网能否领改变学术风气之先

已有 5473 次阅读 2010-4-12 18:33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网, 学术风气, 多余的话

加入科学网一年有余,感触良多,曾有言:走自己的路,少去说别人。眼下却又按捺不住,想说一说“别人”。不过,此文在“说别人”之际,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在“说自己”。

科学网上批评、指责当前学术风气的文章时有刊出,并每每受到编辑部和读者的青睐,被置于首页或置顶。然而,苦于体制的现状,这些话似乎“说了也白说”,基本上如石沉大海,学术界依然死水微澜;虽然科学网是“白说也要说”。既然如此,笔者建议,改变学术风气,能否从科学网做起,从我做起?

笔者感到,科学网上,或多或少存在浮华之风(以下均包括本人)。

所谓“浮华之风”,其核心是对数据的热衷追求:科学网上有多少博主、写了多少文章、点击率几何、评论多少、转载多少,以及人均、日均,还有各种排行榜。这些数据,与GDP相似何其乃尔,与流行歌曲的排行榜相似何其乃尔,实际上就是网友众口一致评说的科学网的GDP。在GDP的指挥棒下,国家和各级政府行为之被扭曲已是昭然若揭,在GDP的指挥棒下,博主和网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其一,博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尤其是标题,一定要出彩,再出彩。很多事情,明明是常识,偏要颠倒过来,以吸引眼球,实则偷换概念,然后煞有介事,论证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章实际上没有意义。本人虽非典型,但亦有嫌疑。并非吸引眼球的文章就一定没有思想,但刻意为之,难免名不正言不顺。

其二,博主过度创新。有些多产的博主日产一篇、两篇,偶尔甚至三篇!本人大概也算得上勤奋,大致两天一篇。博主才思如涌,自然可敬可嘉,但一来苦了读者,尤其是名家,生怕漏了,天天浏览,仍赶不上,往往只好割爱;二来博主的一番心意也没有起到充分的效果:文章就那么过去了,或网友未来得及看,即使看,眼球只能在一篇文章前或许只停留几十秒或更短时间。三来消耗了网友的时间。应该说,博主或网友上科学网的时间大概是有限或守恒的,面对过度创新的博文,不是舍弃,就是扫描。记得杨秀海博主曾宣言一天平均不超过一篇,诚者斯言。

其三,在博主的狂轰滥炸之下,读者往往选择草草阅读,常常是一目十行。未及细细品味,便在第一时间推荐,零距离评论。如果博主是名家、熟人,以及推荐者本人也是博客,那么更需要礼尚往来,未必细阅,先推荐了再说,而且操作如此快捷,正如博主的科技黑箱——技术知识的存在方式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894一文中所言:你只需按下按钮,剩下的由我们来做。既然如此,何苦而不为呢?何况,投桃报李,人之常情。博主坦承,在浏览他人博文时,常常随意“按下按钮”。至于评论,既然零距离,那就别奢望深度。当然并非没有深度的评论。科学网有这样的设置,同一人对同一篇博文只能推荐一次,不知能否对“科技黑箱”的按钮再作这样的修改,同一人在一天内最多只能推荐例如10篇?须知,在任何需要投票的场合,多投就是无效。这样,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推荐者珍惜推荐权,将有限的推荐权用到确实有价值的博文上。

其四,对评论和博文的回应。博主认为,对他人评论的回应应该是科学网上必要的礼貌,甚至规矩。除非如韩寒这样的超级博客因评论太多而没法应答,只需埋头耕耘。当然,对无稽之谈、攻击性,以及粗俗的评论自然不必作答,编辑部对此也有删除(按钮),但总体而言,这样的评论并不多。本人至今遵循对每条评论必然回答的准则,遗憾的是本人对他人的评论并未得到同样的待遇。来而不往非礼也。科学网上的博客自然也有高下之分,但似乎茶具还没有大到一方对另一方不予理睬的程度。若是这样的话,科学网就是庙太小,容不下佛了。

对评论如此,对认真商讨乃至请教的文章就更希望得到反馈了。此处,博主还要冒昧提醒金拓老师,在下感到您的博文蕴含潜在的可能,因而特意写了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765,其中提了7个问题,老师解释了其中一个,说日后慢慢作答。遗憾的是,之后再也没有下文。后来笔者又写了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续)——太聪明的机器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840。同样如石沉大海。自然,老师有不回答的权利。我只是感到,这么好的题目,不该沉没……

最后,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章的生命周期。记得看到一篇文章,说起博文从上载到沉没的周期。生命周期太短了。常常看到这样的文章,似曾相识。为什么雷同的文章一再刊出,为什么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得到解决或阐明的问题再三提起?笔者认为,作者在相当程度上在于对原有的文章看的不深、不细。并不是说,再四提及的话题一定了无新意,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淹没、至少稀释了科学网上有价值的博文及其思想;并不是说,博主每文都一定深思熟虑,闪烁光芒,但希望耐的下心来。国人有道是,言多必失。

 

科学网,能否

提高整体的质量,而不是以量取胜?

能否

延长文章尤其是精品的生命周期,而不是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笔者知道,质,原来是要以量来保证,譬如说,先得“保8”;

知道科学网不是学术阵地,主要是茶余饭后消遣甚或“打嗝”;

这么一想,上述文字,连同心中的念想,也就释然了。就算是——

多余的话吧。

 



博客感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311345.html

上一篇:招聘=课堂(续)——试讲,讲什么?对谁讲?
下一篇:美国工人有力量和中国工人有生命力
收藏 IP: .*| 热度|

47 徐明昆 王晓光 苏德辰 李侠 武夷山 王进 李小文 桂耀荣 马雷 阎建民 刘锋 陈儒军 陈绥阳 张显峰 赵凤光 曹聪 吴飞鹏 杨秀海 周春雷 陈国文 刘立 朱教君 吕喆 盖鑫磊 魏瑞斌 苗元华 张天翼 蔣勁松 伍光良 李学宽 侯成亚 鲍海飞 左正伟 程木 丛远新 姜咏江 王永林 刘广明 黄合来 张骥 侯振宇 twxz zdlh mqh zhangcz07 WC101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