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科研工作的严肃性和灵活性 精选

已有 7325 次阅读 2012-1-25 09:31 |个人分类:经验交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灵活性, 严肃性

科研工作的严肃性和灵活性


蒋继平

2012124


严肃和灵活听起来好像是一对矛盾,事实上也是如此。 那么, 在科研工作中到底应该坚持科学的严肃性还是应该采用灵活对待的策略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根据本人在几十年科研工作中的经验, 谈谈个人的感悟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领域, 尤其是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年轻人更会有这样的想法。 科学研究甚至被看成是探求知识的神圣殿堂,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马虎, 因而,保持科研态度的严肃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也是正确的。 大家知道, 科学是用来解释自然规律的一门学问, 它是由很多公式和定律组成的知识。 这些公式和定律已经被生活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在科研工作中, 必须严格地遵顺这些定律和公式, 不能随意变动这些定律和公式。 这是科研工作严肃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任何科研工作中必须认真仔细地, 实事求是地记录每一个观察到的数据, 不得任意“制造”或者修改实验数据以满足试验设计需要的结果。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道德问题。


可是, 在我们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在应用科研领域, 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操作的过程中, 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死板地记录每一个数据, 或者死板地按照获得的数据作决定呢?这是一个对科研数据灵活处理的问题, 也是一个关系到科研效率的问题。


让我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做进一步的解释。


在利用杂交进行植物抗病育种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选用具有单显性基因的材料。 用两个亲本杂交, 其中的一个具有抗性, 而另一个是感病的。我们用“R” 表示抗性, 用“r”表示感病。 根据遗传学的知识, 杂交第一代都是抗病的, 杂交第二代出现分离。 它们的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的比例是31。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列公式简单地表达:

亲本杂交(R x r--杂交第一代 (Rr--杂交第二代(RR + Rr + rr


其中杂交第一代Rr100%, 第二代RR 25%Rr 50%rr 25%。 在性状表述上, RR Rr 是一样的。 因而, 第二代的实际性状表述应该是75% 是抗病的,25%是感病的。 这个比例是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


可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般很难得到这样的结果。 比如说, 对杂交第二代的群体进行接种筛选, 结果一个群组获得了如下的结果:35% 是“抗病”的,65%是感病的。 对于这样的结果, 我们如何看待这35%“抗病”的个体呢?按照一般的程序, 这些“抗病”的个体应该保存下来,用作下一代继续观察和试验。可是, 这些个体真是抗病的吗?我们有必要对这样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 根据遗传学的知识, 我们不可能在单显性基因的杂交后代群体中获得35%的显性基因个体。 因而,这35%的个体一定是实验误差造成的,也就是在人工接种过程中的人为失误造成的。 它们是“逃兵(Escapee)”。 所以,它们没有抗病基因,也不能作为下一代的材料。要不然的话, 下一代的群体必定是感病的。


在科研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一开始时的时候,往往很难作决定,可是,经历多了,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就很容易灵活地来处理这些数据,同时也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在与许多遗传育种工作者的合作中,作为一个植物病理学家, 在抗性育种方面,我对许多数据都采用灵活性,而不是死板地按照数据结果作决定。实验也反复证明我的做法是符合科学的, 是高效率的。


综上所述, 对待科研数据,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该严肃的地方一定要严肃, 该灵活的地方就灵活一些。 不过,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能任意“制造”数据, 或者篡改已经获得的数据。 但是, 对于已经获得的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作决定时,可以根据科学定理, 自然规律,现场环境,以及其它具体的细节来灵活地做取舍。


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灵活的应用技巧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优秀科学家的一个特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531502.html

上一篇:春节和圣诞节:中美异同点之一
下一篇:我与恩师的一些趣事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10 陈学雷 陈小润 李万峰 王德华 张玉秀 蒋恂 罗帆 金小伟 魏焱明 ff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