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11)

已有 3508 次阅读 2016-12-15 05:16 |个人分类:美国万象|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教育, 美国, 中小学, 概况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11

十一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概述

蒋继平

201612 14

在我这个系列的一些评论中,有的读者要我谈谈美国的教育情况,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实况。应这些读者的要求,我现在就这个话题为大家提供我所知道的真相。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根据我本人在美国30年的生活经历而接触到的有限信息。因为我只在美国的加州和佛罗里达州生活超过十年以上,所以,只对这两个州的教育情况有些简要的经历。而美国各个州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有时候,两个州之间的差异很明显。比如说,加州的小学大多数是6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佛罗里达州的小学是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4年。

我儿子和女儿都是在美国接受的教育,他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女儿)和研究生(儿子)毕业。

由于篇幅有限,而且有些官方信息可以很容易从大众媒体获得,本系列不谈论美国的教育体制和架构,而是根据我本人的感受来谈谈具体的细节。

概要地来说,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至高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色各样的人才,采用的是开放式教育体系,以公立学校为主体,容许和接受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和家庭学校教育出来的同等水平的学生。

具体地来说,美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是采用积极鼓励的方法手段,尽量挑战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乐趣中得到知识,经验和灵感,主要策略是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而不是灌输式的死记硬背。

从小学到高中,英语和数学始终是两门核心课程,从初中开始,增加理化和生物地理历史等与科学有关的课程,还有至少一门自选外语,体育课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事实上,美国的中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上表现好的学生比成绩好的学生更受到学校和同学们的尊重和喜爱。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大纲中和实际课程中好像没有政治课,但是,有一门自选的演讲课程。这个演讲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公众表达能力的。所以,人们在美国的重要讲台看到美国人非常能言善辩,通常不用讲稿。

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在初中阶段。在初三(?)的学期,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科学设计。这个设计需要参加学校所在地区的所有学校的统一评比,选出最优作品。我女儿就获得了这个科学设计的第一名。

鼓励和引导学生胸怀大局也是在初中阶段。学校在初二的学生中发现和推荐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参加国际活动,让他们及早了解世界动态,掌握管理社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我女儿在初二的时候就被学校推荐去首都华盛顿参加未来世界领导人的国际学生交流会,会期一个星期。我和她母亲也只好陪着她。我们也利用这个机会将首都华盛顿的政府部门,名胜古迹一览无余。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主要在高中阶段。在高中,学校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自动组成不同的团队参加各种类型的知识和技能比赛。这种比赛类似于中国的奥数竞赛,但是,也有些差别。这种比赛主要集中在数学和物理方面。这种比赛分成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部分。一个学生既可参加个人赛,也可代表学校的团体赛。我儿子在这种比赛中赢的了许多奖杯和奖牌,为他的学校赢得了很大的声誉。他在数科的综合竞赛中也获得地区的第一名。

简言之,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至高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色各样的人才,采用的是积极引导和启发的开放式教育措施,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在学习的乐趣中积累知识,经验和技能。采用的策略是挑战和激励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的表现综合考量,不是唯分数而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行动,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社会利用公众媒体及时表彰和宣传表现优异的学生。我所在城市的主要报刊经常报道成绩最好的中小学生的名单。学校也会定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如何改进和提升教育效果。

打个比方,美国的教育部是一棵大树的躯干,地方政府,学校和家庭是这棵大树的分支和枝叶,学生就是这棵大树上结的果子。这是一个开放型的教育体系,与中国灌输式的封闭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1020782.html

上一篇:喻海良教授是否有些大惊小怪?
下一篇:美国社会真相系列(12)
收藏 IP: 67.77.163.*| 热度|

4 杨绪洪 吴炬 岳雷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