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博文

科研压给年轻人很危险

已有 4827 次阅读 2012-3-8 01:27 |个人分类:科技八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危险, 年轻人

评万钢部长新论》中提到“万钢:给年轻科学家机会 待遇不再论资排辈”,他说他“特别特别想”给35岁以下的青年压更多的担子。这么说,有两种可能:
  1.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对年轻人委以重任,实则有其他目的。
  2. 来真的。那危险就更大了,后面有分析。
无论哪种情况,可能都是危险的玩法。作为35岁以下的群体中的一员,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地方值得开心——今天怎么对前辈,明天就会怎么对我们。

首先说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表面上是对年轻人委以信任,实际上是尝试对年轻教师进行更残酷的淘汰——在畸形的科研评价体系下淘汰。

很巧的是,《中南大学将实施最激进改革 讲师不用上课了》,难道是提前领会了这个精神?——博士到高校6年,差不多刚好35岁;好则上位,不好则滚蛋——打回去做讲师,在中南的政策下,是没出头之日。

这么做让我想到一种武功:七伤拳

在论文导向的淘汰机制下:阳光下看,发论文能力好的,留下;没能力的,走人。也许最终学校能在论文等量化指标上有所提升,但最终是练功先伤己:断掉自己的人才梯队——中南大学显然也没有强大的内力来驾驭这种武功——因为目前大环境的科研评价体系显然是有问题的。

就不谈阳光背后的各种情况了。


再来分析下来真的
我就偷个懒,不写了,转载一位前辈在《评万钢部长新论》3楼的留言:
这种年龄歧视的游戏,终将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比如,强调生理年龄35岁以下,从7岁上小学-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4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2年博士后,就是31岁了。如果受过这样的系统训练的人群中,能够有5%是英才,也只有4年的时间被称为是青年人才要被照顾倾斜的。当做为政策性的一刀切下去的时候,把95%的普通人也包括进去了。另一方面,总蛋糕就是那么大,当把一部分倾斜到35岁以下人群时,那么,35岁-65岁的壮年知识分子们,就少了一滩,他们是就此歇着呢?还是红了眼回头去跟那些35岁以下的人群厮杀争夺呢?

如果,是就此歇着,可以预计,那些35岁以下刚出道的人群,不可能支撑起中国的未来,而且,4年后,他们也进入了要就此歇着的年龄歧视阶段。而绝大多数壮年知识分子们歇着的代价,就是这个国家惨淡的现状——少数人,在高薪忽悠;绝大多数人,底薪耗着。

如果,是转头去跟35岁以下的厮杀争夺,那么,可以预期,很多聪明人会同老夫一样悟出一个道理:与其把他们养壮了再去厮杀,不如老子现在就饿死他——老子为什么要去培养一群长大了徒弟就饿死师父的下一代出来给老子挖坟墓呢?是吧——所以,中国的教育行当基本上就结束了。连学徒工体制都不如了。呵呵呵,这样的逻辑推理,难道科技部长大人没有想到吗?

神马时候,只要搞年龄歧视,神马时候,这个国家还没有真正搞懂神马是科学/神马是民主!

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深入,可是政府管理体制却越来越计划体制——政策性倾斜,就是人治的体现。是反科学的做法。


小结
更恶劣的情况是,对年轻人进行恶性淘汰,并以支持年轻人的名目,来剥削中老年的资源。但无论万钢部长来真的,还是放烟幕,这个游戏都是自残的游戏,都是自断经脉的玩法,难有好的结局。

从科研健康发展的来看,科研还是宽松点为好,尽量去掉各种条条框框,还科研工作者以尊严——物质尊严和精神尊严。

当然,也许并不希望科研工作者们有轻松的日子,哈哈~~


============================= 关于博主 =============================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访问可点链接,下同);新浪微博是@outcrop,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机电工程师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科学网大学”,欢迎加入科学网大学群组讨论、尝试。


中南大学最激进改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50-545227.html

上一篇:从武钢打算养猪种菜说起
下一篇:中国地质大学男生38特别节目【哈哈】
收藏 IP: 183.3.169.*| 热度|

16 严海燕 吴飞鹏 马磊 许培扬 刘全慧 杨延丽 施泽明 鲍海飞 张骥 李宇斌 郭保华 赵凤光 马红孺 赵纪军 zzjtcm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