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做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xj368 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工学博士。职务:编辑。目标:科普!

博文

编辑加工中有机交叉的三步曲

已有 4003 次阅读 2009-5-4 10:03 |个人分类:编辑学文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编辑加工, 三步曲

编辑加工中有机交叉的三步曲

——试论创造性加工、实质性加工和技术性加工

 

编辑工作具有创造性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但编辑只是加工匠的说法依旧不绝于耳,而且,编辑队伍中也有不少人认定编辑只是文字加工,不存在创造性之说。笔者认为,过分强调创造性或加工匠都是片面的,应将两者统一起来,一分为二地看待,它们都是编辑加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性加工、实质性加工和技术性加工是编辑加工中有机交叉的三步曲。

一、创造性加工

创造性加工本身包括三个方面:策划选题、编辑选择和对作者的指导作用。

选题的策划,本身就要求编辑要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科技政策和技术发展方向,选题对本学科要有指导性;在推动当前技术工作方面要有针对性;在解决重大问题方面有实用性;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方面要有理论和预见性。好的选题,要求编辑要处理好三个结合和两个平衡,即: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以重点为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现实与长远相结合,以现实为主。正文与专栏相平衡,满面各专业之间相平衡。好的选题,要求编辑必须注意吃透“两头”,上头就是要掌握国家发展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主要矛盾和主攻方向;下头就是生产的实际,同时,还要掌握国际科技动态,了解国外的去向。好的选题,需要编辑不仅对选题进行纵向分析,同时还要进行横向比较;不仅要考虑选题的社会效益,还要考虑选题的经济效益;不仅要考虑选题的新颖性,独创性,同时还要考虑选题的实用性;好的选题,不仅来源于编辑平时的知识积累,更来源于编辑对事物的灵敏反映和洞察力、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预见能力。

发现或选择最好的作品出版是编辑的首要职责。

指导作者写好文章是编辑创造性加工的第三个方面。编辑通过审读稿件,能够给作者指出他们应如何和在什么地方对稿件加以重新组织、扩展和缩略,使他们的作品在理论上更有逻辑性或叙述得更加成功。对整章整节或论点的重新组织应该是作者的责任,但编辑必须说明要求重新组织的充分理由,并建议如何完成它;如果在论点中遗漏了一个步骤,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实验依据,这就需要编辑提醒作者去完成。

二、实质性加工

实质性加工的意思是保证作者在稿件中尽可能清楚和正确地说出他们想说的东西,它通常与技术加工同时进行,并包括对语法和错字的改正,对正文的重新组织、扩展或压缩的小建议,以及建议如何才能使题目、重要名词、摘要、统计字数、表格和插图提供得更好,文字如何能修改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题目和摘要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作者所忽略,编辑必须指导他们写好这种有情报作用的题目和摘要。题目要用尽可能少的字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编辑比作者更加清楚题目在情报检索工作中的用处,所以编辑对需要重新定题的一篇文章应该有优先发言权,只有在作者提出了充分理由来支持他们所喜欢的题目时,才应该充许他们保持原来的说法。编辑要对摘要进行仔细的编辑加工,使之尽可能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便于检索,编辑应该确保摘要写得简明扼要,同时,应该代表读者的利益尽可能把文章中的事物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

主题词可以由作者提供,但更多的是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按照主题词表查来的。主题词作为摘要的补充成为索引和性报检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主题词都应当是文章中各情报单元的特性。

实质性加工中还应当包括统计材料的表述和计算的准确性,表格、插图和图例的内容和设计,文风的改进,参考文献等等,其中有些内容是和技术性加工相重叠的。

三、技术性加工

技术性加工包括按作者指南规定的各项要求校核每一部分稿件的格式;管好照国际上通行的系统校核名词术语、缩写、单位和符号,或在他们第一次出现时加以必要的说明;文中的字体字号、希腊字母或其它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标题的级别以及许多其他印刷上的细节,都要为排字工人标记清楚。此外,还要检查每篇文章以及每期刊物的所有改要部分是否齐全,是否经过鉴定并按印刷厂所要求的顺序排列。

实质性加工和技术性加工合在一起构成文字加工。

编辑要校核每篇文章中的表题是否在用词和名词术语方面都是统一的,每个插图的图例也要从这个角度加以检查。

在每一个领域中,名词术语可能都已标准化了,编辑要引导作者使用已规范化了的名词术语,对作者文章中的口语及不规范的部分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作者自己创造的名词术语进行修正,使文章更加条理化,便于读者阅读。

缩写是为了更易理解那些太累赘的名词缩短了的写法,通常用一个单独的字母或是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组合,用来简洁地概括一个概念。缩写、单位和符号如使用合适显然会使文章更加清楚易读,但如果用得过多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187-229768.html

上一篇: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劳动及其体现
下一篇:《古地理学报》实名制审稿的得与失
收藏 IP: .*| 热度|

2 任胜利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