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fei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feichen

博文

寻找心理定律:三十二、从因到果的逻辑工具

已有 3117 次阅读 2014-8-18 06:03 |个人分类:心理定律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思维, 心理, 意识, 定律, 逻辑工具

   一个世纪以前,有个大名鼎鼎的学者这样评论:“听到人们骄傲地谈论‘新心理学’,看到人们在编写‘心理学史’,真是件奇怪的事情,因为这个词所涵盖的真实元素和力量在这里根本就不存在,一点清晰的影子都找不到。只有一串纯粹的事实;一些闲言碎语和不同意见的争执;仅只在描述水平上的小小分类和综合;一种强烈的偏见,说我们有不同的思想状态,说我们的大脑控制着这些状态;可是,根本就没有任何规律可言,不像物理学能够给我们列出一些定律那样找出规律来,没有一套命题可以拿出来用以从因到果地推断一个结果出来。这不是科学,它只是一门科学的希望。”

   这段尖刻到有点玩世不恭的议论,让不熟悉心理学的读者可能以为这位怪杰是个物理学家或者是学术评论家,在用刻薄的口吻评论当时的心理学状况。但怪就怪在他却是当时最权威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而且前两年他刚完成了巨著《心理学原理》,心理学界因此称其为“美国心理学之父”。这段话的妙处在于“正话反说”——他用的是负逻辑表述,其等效的正逻辑可表述为:“如果心理学能够像物理学那样列出一些定律,可以拿出来用以从因到果地推断一些结果出来,它就能称为一门科学了。”

   现在,既然号称已经有了心理定律,我能不能演示一下怎么样从因到果地推导出某个结论呢?试试看吧。

   在社会心理学里,有一套“认知失谐”的理论。里昂弗斯丁格博士和他的团队于1956年发表了《当预言落空时》的论文,奠定了这个理论的基础。其结论是:

   “假设有某人真心真意地相信某事情;再假设他受此信仰的约束,从而采取了某些不可逆转的行动;最后,假设他确有证据在手,一种毫不含糊、不可否认的证据,证明他自己的信仰是错误的;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个人会不断地出现,而不是消沉下去,反而比以前更加确信他的信仰的正确性。”

   如果把上述问题换一下格式,我们就能够在不做实验的情况下,用逻辑证明的方法推导出结论。

已知:某心理主体P真心真意地相信某事情;他受此信仰的约束采取了某些不可逆转的行动;但是,他后来却见到一种毫不含糊、不可否认的证据,证明他自己的信仰是错误的。

求证:该心理主体不会消沉下去,反而比以前更加确信他的信仰的正确性。

证明:已知,P完全相信某事情并为此作了无可挽回的行动,客观事实表明他错了;

          根据主题竞争定律,P会产生“一定得有合理的解释”的当前主题。

根据动机定律,如果P接受自己原有的信仰和为之所做的事情是错的,那么将引起他对失去上述这一切的恐惧,这个过程牵引机制会迫使他逃离这个思考方向;于是他努力要证明自己还是对的,这是目标牵引机制。

在此目标动机下,为了使负性情绪最小化,他会尽量收集可得到的信息,尽量想象从逻辑上无法驳倒的任何可能理由,而在通常情况下总是能让他找到或想象出这样一个理由。

P凭这个理由不但认为自己没错,而且又一次从逻辑上归纳证明了原有的信仰,按照学习定律,其记忆深度又加深了,也即比以前更加确信他的信仰的正确性。(证明完毕)

大量的实验证明,认知失谐是最为坚实和一致性最好的心理学发现之一,这也是对上述推理逻辑的有力支持。其中一个实验表明了:在一个集团中越是很难成为成员(比如,需要经过令人厌烦的筛选或糊弄过程),被接受的成员就越是觉得这个集团了不起。我们使自己相信,引起我们痛苦的东西我们就会去爱他,以使自己觉得这份痛苦是值得的。

人的行为能够通过这些定律推导出来,奇妙吧?

参考阅读:

[50]        陈志飞,《心理定律论——人类本性的科学还原》第九章:心理定律论的再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月。

[51]        Morton Hunt, The Story of Psychology (Doubleday, New York, 1993), Page 145, 407,409~410. (中译本《心理学的故事》,李斯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59583-820300.html

上一篇:寻找心理定律:三十一、主观意识和人造意识
下一篇:寻找心理定律:三十三、总结和展望
收藏 IP: 70.246.2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