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中科大五十年:楼台与江湖之间

已有 5733 次阅读 2008-10-28 14:14 |个人分类:访客茶馆| 官员, 精英, 中科大

特约撰稿 周哲桥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中科大创办初始,除了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外,就连部队也将“自己的地盘”拱手相让,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少将一句话,“保证一周内搬家,绝不会耽误开学”,成就了中科大当时的玉泉路校区。
 
不过,诞生之初被视为宠儿的中科大,后来却经历了流落江湖的沧桑。
 
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中科院所属的大学,刚刚创立的中科大得到了特殊照顾——郭沫若亲自兼校长,13个系主任有11个是中科院各研究所所长;而在教学组中,普通物理教学组组长由应用物理研究所施汝为所长担任,化学教学组组长由化学所柳大纲副所长担任,数学教学组由华罗庚所长召集。
 
此外,据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回忆,在北京办学时,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用最好的设备、最新的成果来装备学校,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最新的科学实验。首批1600多名学子也非弱者,他们是中科大通过“关系”,从各省市当年的考生中优先录取的政治表现好、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
 
任课的教师们更是兢兢业业。据中科大老校友回忆,技术物理系首任主任钱临照先生最初给同学上普通物理学的一个月里,大部分同学反映听不懂。经过一番周折,他找到了主要原因,原来很多同学没有学过高等数学,而他上课所涉及的物理运算必须运用高等数学知识才能理解。从此,他每天面壁试讲,同时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述高等数学,力求深入浅出,直观明了。
 
而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在教学时更是严字当头,有一次考试,他题目出得太难,许多同学都不及格。他对大家说:“我把题目改一下,也许你们都可以得五分,但那没意思。我教你们,不在于看你们现在得几分,而是要看10年、20年后,在座的出了多少科学家。”
 
“反右”运动中的方舟
 
这些“大牌”教授不仅讲授专业课,还能提携后进,即便后者遭受政治挫折亦然。
 
据一位曾经长期任职中科大的物理学家回忆,1958年反右,中科院四大青年右派先后来到了中科大。首任中科大党委书记的郁文,曾“不无得意”地说,搜罗到这批反右政治处理品,是他发的一笔“洋财”。当时,在严肃的单位如北大,凡在反右运动中被划入另册者,是不准上讲台授课的,而这些青年右派科学家到中科大不久就独立开了课。
 
讲课或能自主,在外发表论文则会受累于右派帽子。这位当时也是右派的物理学家面临同样的困境。他回忆说,钱临照先生特地来找他,让他用化名发表论文。
 
中科大领导也能海纳百川。1964年,中科大某教研室通过人事部门提出了一个要调出学校的教师名单,说这几个人表现不好。当时,刚刚担任中科大第二任党委书记的刘达问怎么不好,回答说是有“走白专道路的倾向”。刘达没表态。恰在此时,严济慈来找刘达,说有几个年轻教员要调出去,据了解这几个人学术底子都不错,是有发展前途的,调出去太可惜了。刘达听从了严济慈的意见,把这几个年轻教员留下来。
 
江湖僻远
 
1969年,中科大遭遇文革而被迫南迁,辗转定址合肥。这次南迁,几乎使得中科大半途夭折——人散、网断、天下乱。
 
中科大在北京时,教师队伍的主体是中科院的研究员。南迁合肥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随中科大下迁,有些老师是因为长辈和家属在北京不能下迁,还有些老师因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也没有跟随到合肥。
 
因此学校迁入合肥时,师资力量损失巨大,流失教师约50%以上,实验仪器、固定资产损失2/3。那时的教师队伍,除了一批从其他高校调入的教员之外,就剩下中科大留校的一批毕业生了。正教授寥寥无几,讲师也屈指可数。到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人数竟不足百人。到1977年底,情况才勉强好转,正教授增至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6人。
 
在合肥,尽管有当时的省革委会的照顾,但与在北京受到的优厚待遇相比,还是差了许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大在校园东南角新建了体育馆,高10余米,长60多米,宽40多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仅相当于现在一个标准体育场的1/4。但就是这样规模的体育馆,当时竟然是安徽省最大的体育馆。
 
而谈到师资,不得不提到1946年就担任过哈尔滨市长的中科大第二任党委书记刘达,是他培养和造就了南迁后的三代教师。首先,他从兄弟院校、科研单位调进一批高才生、经验丰富的科学工作者,形成了中科大南迁后的第一代教师队伍。同时,他置所谓“近亲繁殖”的争议于不顾,在中科大第一、第二、第三届的毕业生中留下了一大批人,形成了中科大第二代教师队伍。在“文革”期间,他又顶住压力,“回炉”了100名69、70届的学生,形成了第三代教师队伍。
 
不过,“流落江湖”似乎也不全是坏事。1982年丁肇中访问中科大后说:“也许由于中科大远离北京,各方面干扰少,老师和学生都能专心学习和工作。”
 
被政治边缘, 还是把政治边缘?
 
1985年和1986年,平均每年有近千人报考中科大研究生,达到历史高峰,此后报考连续出现滑坡。从1987年开始,报考人数明显减少,比上一年减少14.7%,1988年比1987年减少19.8%,1989年比1988年减少18.7%。
 
对于1987年中科大实施教育改革时的大环境,时任副校长的辛厚文曾分析,中科大更确切地说不能称之为理工科大学,而是科学技术大学,我们的立足点在科学研究上。现在,一些大学蜂拥搞技术研究,这是好事,但如果不注重基础科学研究,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是要吃大亏的。中科大为国家贡献的是未来的精英,他们带来的效益20年后才能看得到。
 
但是精英们未必能给中科大带来实惠。一位中科大校友私下里说,由于中科大学生人数本来就少,加上大部分出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派系,这让中科大显得“朝中无人”。而由于中科大属于中科院,又难以得到教育部的支持。
 
中科大的校庆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和清华北大校庆动辄请来若干高官相比,这里仅仅是迎来了数千名海内外的校友,当然校友中不乏院士。在天涯社区,一位网友将没有政府高官光临称为“科大被迫低调”,而马上就有另一个网友反驳说,“大学就是搞研究和教育的,怎么老是跟政治联系在一起。我们支持中科大的做法。”
 
也许,这就是中科大的50年写照,学术的楼台,政治的草莽江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5876-44451.html

上一篇:OECD评点中国创新体系软肋
下一篇:今晨无眠
收藏 IP: .*| 热度|

1 李斌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