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队与21世纪的现代大学

已有 5477 次阅读 2016-9-25 12: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计划经济大呼隆年代的生产队,想必年纪稍微大点的人都有深刻的印象,这种已经被市场经济抛弃、丢进历史故纸堆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与现代大学风马牛不相及。前几日在QQ空间与同在高校工作的朋友谈及高校普遍存在的权利自肥、权力滥用的现象时,朋友颇不以为然:大学不就是一个生产队吗?名义是全民所有,实际上由于数量众多,天高皇帝远,实际上是一个监管缺失的独立生产队,队长就是国王。国王干点有点私心、干点公私兼顾的私活,不是太正常了吗?

   经朋友提醒,仔细一琢磨,国内大学的管理模式还真有点文革时期生产队的管理风范。政治挂帅的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的形式主义、重量轻质的工分制绩效考核、公私兼顾的权利自肥,确实与生产队的管理方式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的一幕。

  这里不谈敏感的政治挂帅的问题,就谈谈争论不断的科研经费分配、人员安置、绩效考核问题。既然是生产队,当队长的领导同志肯定在责任田划分时习惯于一不留神给自己多分了几亩肥田,制定承包责任制的时候,绩效规则肯定对自己人有力的。至于上面拨付的扶贫款、救济粮,做点小截留的小动作那是家常便饭。为了贯彻胡萝卜+大棒的奖惩机制,队长对队里那些能够带来绩效的壮劳力关照格外有加,他们的工分自然很高,收入也会多得令人眼红,以达到后紧赶先进的示范作用。对那些偷吃懒做、对生产队的绩效贡献可以忽略的人,队长往往表现得得寒冬一样严酷无情,他们的工分被降的很低,收入仅能维持温饱水平。体力偏差,对领导同志恭敬有加的鳏寡孤独者,队长还是有一颗怜悯之心的,让他们入了五保户的保障体系。队长的三姑六姨,那当然干得是记全勤、满工分、轻松愉快的工作,如保管、会计、记工员、村小教师之类的行政岗。对付那些没有贡献、对领导同志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刺头,领导同志自然会断然采取杀一儆百的措施:开出队籍,让他们到外面沿街流浪、自谋生路!当然,队长一高兴,推荐几个表现优异的社员弄个工农兵大学生将来混个杰青学者称号、城里招工吃皇粮的指标也是可能发生的。

    虽然显失去公平,虽然饱受诟病,然而,不得不承认,这种生产队工分制的绩效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亩产万斤的卫星一颗颗上天,全队社员的平均收入大幅度上升,队里领导得到不断提拔,生产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至于大跃进饿死多少人、生产队是否能维持下去,那不是队长所考虑的事情。因为队长的任期就这么几年,培养不出远大的眼光。虽然,不少生产队长也出过国、留过洋,但他们偏远山村的家庭出身,给他们的基因烙下了深深的小农意识的印记。他们的岗位职责,决定了屁股决定立场的必然归宿。

    生产队的工分制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自肥、显失公平、形式主义、假大空盛行、内斗不断、凝聚力下降。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在权力制约机制缺失、生产力落后、人们道德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生产队确实是一种组织有效的管理模式。由此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国内大学普遍实行的工分制绩效管理方法,也与中国的国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生产队毕竟是生产队,大学是大学,前者生产的产品是玉米、小麦、水稻等简单的农产品,后者培养是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任,把生产队的管理模式搬到现代大学,其弊端、不可持续性也明显的。所以,生产队管理模式在大学的寿终正寝也是历史的必然。

    遗憾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部关于绩效改革的文件下发已经有一段时日,很少看到有高校开展相关讨论。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在许多大学网站的新闻频道,甚至看不到相关文件的报道。道理很简单:很多生产队管理思维沿袭已久的领导沉迷于以往的风采,对新鲜事物采取抵制态度。所以,生产队管理模式被淘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依靠高层一个没有惩处制度、没有监控方法的一纸文件,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点黄粱美梦的味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4548-1004968.html

上一篇:一流+二流+三流=几流 ?
下一篇:丑小鸭还是周老虎:学术界的造神运动
收藏 IP: 49.77.207.*| 热度|

12 武夷山 黄仁勇 史晓雷 逄焕东 王安良 林中祥 彭真明 姬扬 蔡小宁 金寅淳 khzh uneyeca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